2008年12月,海峡两岸实现货运“大三通”,泉州与金门的对台小额贸易活力迸发;2011年1月1日起实施ECFA政策,台湾出口到祖国大陆的539项产品逐步降低关税,大大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新的历史机遇、最近仅6.5海里的地理距离、关检合作“零待时”的高效通关举措,一系列区位、政策优势和不断完善的通关机制,让泉台经贸步入“蜜月期”,尤其是对台小额贸易多年保持增长。
泉台“黄金通道”只需约1小时
据了解,目前泉州口岸共有后渚、石井、石湖、围头、肖厝等8个对台小额贸易点,经营公司由2008年的3家增至16家,船舶由2008年的每月20航次增至现在的70航次,并呈现常态化经营。各贸易点距金门航程约1个多小时,算上装卸货时间一个航程不过3小时,商品进口后可快速运往福建省及广东、江苏等地。
对台小额贸易方式灵活便捷,可随时拼装、船舶靠泊不受潮水限制;同时,泉州距离金门岛最短距离只有6.5海里,运输时间短、成本低,目前,台湾冰鲜农水产品经由泉州口岸登陆均能做到“当日发运、当日到货、次早上市”,最快一天就可吃到台湾海鲜。
近年来,小额贸易方式对泉台经贸合作的促进是显而易见的,泉州也逐渐成为农产品食品中转大陆市场的“黄金通道”,最直观的莫过于近两年的对台小额贸易数据:2013年,泉州以对台小额贸易方式进口货物10.6万吨、货值1.9亿美元,其中贸易额占到福建省六成、全国五成以上,成为大陆最大的对台小额贸易货物进口口岸;2014进口货物11.3万吨、货值1.87亿美元,货重同比增长6.6%。
拥有“三个全国第一”
今年4月中旬,一批台湾地区产活体中华花龟幼苗搭乘“浯洲新象”货船抵达南安石井口岸,以对台小额贸易方式顺利登陆,这是中华花龟时隔3年后,今年首次进口。同样是“台湾生大陆养、联手打造养殖业”,不过,中华花龟还只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名“新丁”。
“自2009年3月23日首批台湾鳖卵从石井对台小额贸易码头登陆开始,泉州每年进口的台湾鳖卵居大陆各口岸之首,已成为大陆引进台湾鳖卵最大的登陆口岸和中转集散地。”泉州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台湾每年产鳖卵3亿~5亿枚,其中90%以上供应大陆养殖户。自ECFA实施以来,大陆进口台湾中华鳖卵关税由原来的20%逐渐降至2014年的零关税,大大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借此机遇,海峡两岸逐步形成了联手打造中华鳖养殖业的新模式,其中,相当部分台湾中华鳖卵就是以对台小额贸易方式经由泉州口岸“登陆”的。
除了占全国超2/3的台湾产中华鳖卵进口量,截至2014年,泉州口岸对台湾产槟榔、冰鲜午仔鱼的进口数量也都位居大陆各口岸之首,拥有“三个全国第一”。
据泉州检验检疫局统计,2014年泉州以对台小额贸易方式进口台湾水产品3.53万吨、2650.9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2.72%、207.64%,进口量居大陆各口岸首位,超过60%以上的台湾水产品从泉州口岸“登陆”中转大陆市场,2014年进口量已达到首批进口台湾水产品(2007年)的105吨的336倍。
海捕水产品台湾秋刀鱼、鱿鱼等经济鱼类,以及咸水养殖的台湾午仔鱼等“小鲜肉”,正是以对台小额贸易方式源源不断地从泉州口岸中转至内地各城市,并以新鲜的肉质、实惠的价格得到大陆食客青睐。
对台小额贸易通关零待时
随着泉州对台小额贸易的逐渐升温,货物品种亦逐步多样化,其中一部分是来自台湾地区的机械零配件、日用品、纺织制品等杂货,另一部分则是中华鳖卵、冻午仔鱼、台湾槟榔以及糖果、饼干等农产品、食品,品种有数百种。
“泉州口岸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举措,货物从台湾本岛经由对台小额贸易渠道进口,在登陆的第二天就能送到货主的手中。”台湾石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俊宏称。福建台资企业众多,所需机械类配件、原材料多从台湾供货,这些货物通过台湾船舶从金、马、澎地区运往福建对台小额贸易点,航程短,物流快,为台企生产及时提供了补给。
针对对台小额贸易货物种类繁多、通关时效性强的特点,泉州海关也出台了一些通关便利措施:一方面优先受理对台小额贸易货物报关,简化申报程序,主动为对台小额贸易公司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同时,还结合对台小额贸易进口台货散、杂、多等特点,实行“集中、定点、分类”的规范管理,推出申报、查验、放行“一条龙”服务;再者给予“全天候”、“无假日”预约加班服务,在货物到达码头的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查验,货物随到随验、快速放行,确保对台小额贸易货物通关“零待时”,快速进入大陆市场。
泉州检验检疫局则针对水产品鲜活易腐、通关时效及运输装卸要求高的特点,实施以“风险分析+企业自检自控+官方验证”的检验监管新模式,并开设台湾食品农产品报检“绿色通道”,严格落实“五加二”、“白加黑”预约加班服务,实行快核快放、即查即放、先验先放,促进快速通关,“通常船还未到,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到位了。”泉州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