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进行标准化改造后,不但在控光、控温、控湿上更容易把握,而且在大棚内就能创造出更好的小气候,大大地提升了花卉的整体品质。”11月6日,在漳平永福盛唐花卉场任技术顾问的吕东钗告诉记者。
永福盛唐花卉场是率先对传统的花卉种植大棚进行标准化温室大棚改造的花场之一。大棚内的温度感应计、排热排湿风扇以及贯穿花圃的喷雾管道等一应俱全。尽管还没到出圃的日子,一盆盆长势喜人的红掌,早已有了买家。
“目前永福大概有3家建了这种钢架大棚,我们考虑今后在钢架大棚内采用数字化操控。”吕东钗说,大棚的标准化改造,既改出了效益,也吸引着不少花农前来取经。
永福杜鹃花行业协会会长陈子望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几十户花农正在进行大棚标准化改造,到年底,约有100多户的花农将完成钢架大棚、标准温室、路、水、电的改造提升。目前,永福镇已连片建设标准化钢架大棚40亩,智能温控大棚10亩。
科技支撑极大地提高了花卉的市场竞争力,使得种苗种植技术更加成熟。花卉的种植规模逐步扩大,随之而来的则是种植成本与花卉价格的下降,这也使得花卉的销量大幅增长,去年整个永福花卉的销售额就已突破5亿元,有力促进了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
除了对传统花卉产业进行现代化改造,漳平也通过实施茶园标准化、无公害有机茶示范工程等,推广水仙茶种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南洋镇北寮村茶农邓长寿告诉记者,前几年,茶农施肥比较不科学,不利于茶树的健康生长,影响了水仙茶的品质。后来,漳平市农业部门组织农技人员对全市各地水仙茶园土壤进行取样检测,并根据各土壤养分含量、茶农栽培技术水平,开出茶园管理“处方”——“测土配方施肥卡”。
记者在“测土配方施肥卡”上看到,施肥卡清楚地写明了每片茶园的有机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含量,茶农们只需根据茶园土壤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施肥,水仙茶吃上“营养套餐”。截至目前,共取茶园土样1700多个,测土配方面积10多万亩。同时,该市农业部门还将这一技术推广到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的种植,助力漳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近年来,漳平以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海西农产品加工区、水仙茶综合生产标准化示范区等为依托,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传统“木、竹、花、茶、菜”等优势产业,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运用,打造高效农业。2014至2015年,该市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建连片规模设施蔬菜温控大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促进设施农业向规模化转型,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助力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