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切换
新闻
福建科技产业发展阻力重重 或借民营资本破局问路
2014
10/18
22:0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箴言改变了一个时代的命运,然而,身处海西一线的福建省近年来却陷入了孵化器体制化的泥沼。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改革步入深水区,市场投资环境也日趋走向成熟,传统“国家队”孵化器服务质量不高、范围不广、程度不深、管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如鲠在喉,复杂的科技发展环境亟需福建省科技部门寻觅良方破局问路。

“用‘差距’两个字都不够说明问题”

福建省科技部门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福建全省范围内共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47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孵化场地总面积约为129.9万平方米,共有管理人员535人,主要以政府主导创办的事业单位的形式存在。

记者了解到,以政府为主导的传统型孵化器大部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中,老式孵化器运作不灵活的情况被无限放大。

“不少科技企业孵化器存在打着孵化旗号,却简单地将孵化功能等同于科技房产来租赁来看待的情况。”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传统体制下,孵化器负责人往往采用老旧的思路来看待问题,服务质量不高、范围不广、程度不深,“这些问题在各个省份都普遍存在,由于自身孵化能力建设没有同步跟进,所以在对企业的入驻管理环节上也难以做到尽善尽美。”

实际上,福建省科技部门近年来在扶持孵化器上并没少下工夫。2012年,由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随后,省科技厅、财政厅陆续又制定了《福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在孵化器建设环节给予了大量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这里面涉及到的层面非常多,和其他省份相比,用‘差距’两个字都不够说明问题。”知情人士说起其中因果不由扼腕叹息。

科技主体边缘化 扶持经费严重短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然而,在实地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在福建省内的部分地市,科技主管部门的牌子似乎在职能部门中都排不上位,甚至部分局口尚处于二级局办单位的尴尬位置。

“市县对于科技建设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科技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认知上有所缺失。”一名科研工作者向记者透露,对于已经建成的孵化器,地方政府在重视程度上差异很大,“孵化器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自身工作必然难以进行。”

除此之外,科技经费的短缺也掣肘着孵化器的建设。从国家有关部门下拨的科技经费来看,广东省每年可获得50亿左右的科技发展经费,浙江省每年的科技经费接近40亿元,而云南地区的年科技经费为14亿元左右,“福建省科技经费只是云南省的零头,每年的科技经费不到4个亿。”业内人士表示,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开展科技创新,想要真正扶持孵化器难度实在不小。

根据福建省科技厅公示的相关数据,福建省科技部门在2013年计划安排孵化器建设与发展专项经费1000万元,实际中安排使用了1798.2万元,其中新增孵化用房补助98.2万元,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估优秀奖励300万元,新建和扩建科技企业孵化器补助1400万元。福建省科技部门在扶持科技孵化器的力度上实际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指标。

根据科技部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早在2005年,民企投资就已经成为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投资主体。这种以民营投资为主导的孵化器顺应时代需求开始崭露头角,在市场竞争中拥有着不俗的表现。

“支持企业和民营资本投资孵化器起步建设难度不小,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大部分融资较弱的民营资本很难借助孵化器实现盈利。”业内人士表示,福建现在确实存在“有看到机遇掏不出钱”的现象。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