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紧盯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兴产业”,以龙头企业的振兴,带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健康运行的有力支撑。
抓龙头、兴产业 破解发展薄弱环节
进入6月份,群峰智能机械股份公司总经理詹弘哲几乎天天加班。他正忙着为最新研发的特种车申请生产许可。“如果进展顺利,我们这款转型产品,下半年就可实现量产。”詹弘哲说。
詹弘哲的底气,源自近年来福建省对龙头企业持续不断的“给力”。群峰智能机械是福建省国际知名品牌、省级创新型企业,产品出口全球106个国家。去年公司给员工建设245套公租房,获得近300万元的财政资金扶持。
今年以来,福建省政府接连出台《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实施方案》和“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促进工业稳定增长的7条措施”,发挥财税、金融、用地等政策“叠加效应”,支持和鼓励产业龙头创新发展、市场开拓和兼并重组。
过去福建的国有投入少、工业基础薄弱;“漫天星星,不见月亮”,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缺乏大型项目的支撑。
福建省认为,无论是一产、二产,还是三产,当前都要把培育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作为主攻方向,这是“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基础。要筛选一批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局面。
为强化“龙头”效应,福建省建立起央企、民企和外企“三维”项目对接跟踪管理系统。截至今年3月底,纳入系统管理的项目已达3378个;仅一季度,“三维”项目就已完成投资1149亿元。
铸链条、建集群 强化经济基础支撑
福建省石化产业龙头联合石化公司,去年经过“脱瓶颈”改造,已形成1500万吨的年炼油能力,不仅为全省提供稳定油源,还带动了近30家下游企业的发展。
民营企业纳川管材公司,利用联合石化生产的化工原料,制造大口径埋地排水管材,产品供应福建宁德核电、国电泉州电厂、大唐宁德电厂等央企项目,并成为泉州第一家登陆创业板的民营企业。
纳川管材总经理刘荣旋认为,“与行业龙头合作,推动了民企跟进投资、产业配套和产品综合利用,形成上下游互补的产业链,促进了产业集聚。”
为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完善产业链,福建省还实施工业企业“手拉手”活动,鼓励中小企业积极为产业龙头提供配套。仅在泉州一市,去年就有1248家中小企业申报,为180家龙头企业进行配套协作。
“要以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为抓手,稳定工业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省工业快速壮大总量、提升质量、增加效益,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挑大梁"。”福建省经信委主任周联清说。
经过持续不断地努力,福建省产业链条日渐成熟,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目前全省超千亿产业集群已有8个,超百亿工业企业(集团)达到32家。今年4月,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位列东部第一位;三四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月增加值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重市场、讲内涵 引领产业集约发展
近年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持续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如何在扩大增量的同时,优化存量结构、提升存量效益,成为福建培育产业龙头时着力探索的大课题。
去年9月,福建船舶工业集团收购了平潭最大民营造船企业—利亚船舶。作为国家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的造船业企业,福建船舶工业集团不仅未显颓势,今年1-3月销售收入增长32%,预计全年增幅将在30%以上。
集团董事长赵金杰透露,“在产能兼并的同时,我们加快了技术改造,坚持以海工船、滚装船等特色船舶为主打产品,目前手持订单金额已达40亿美元。”
在鼓励产业龙头发展过程中,福建省进一步明确了方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增产增效、技术创新,鼓励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充分发挥产业龙头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龙头企业集中于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以及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有效带动了产业升级和技术提升,进一步增强了福建企业的竞争力。”福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1至4月,全省省级工业龙头企业合计实现产值2500.4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