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切换
新闻
福建发布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
2014
05/14
21:49

 昨日,记者获悉,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期从2011年至2025年,分三个阶段实施。

开展非遗调查并公开

根据《通知》,我省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四级名录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重点抢救一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重点保护一批代表性项目,同时要全面保护各级的非遗代表性项目。

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文化主管部门要建立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除依法应当保密之外,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继续做好非遗资源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

重点保护岁时节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民俗,为此应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庆的文化传承功能,组织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俗文化活动。

为支持群众依法举行有益的民俗活动,我省将重点保护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岁时节日,举行生日、婚礼、寿诞、入学礼、成年礼、拜师礼等传统人生礼俗活动,将民俗活动与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游艺和体育等活动结合起来保护,维护民俗与民间表演艺术的生态链,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

抢救一批濒危项目

根据《通知》,规划期从2011年至2025年,分近期(2011-2015)、中期(2016-2020)、远期(2021-2025)三个阶段实施。

近期将采取措施及时抢救一批濒危项目,建立完善的四级名录体系和保护机制,新增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举办传承人培训班,指导、规范125个传习中心。

按照有关法规整治53个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的周边环境;继续开展53个两岸交流项目;进行社会宣传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各高校继续招收、培养非遗研究、保护的紧缺人才。

建立泉漳厦3个综合性非遗展示馆以及部分市、县(区)的综合性展示馆等等。

2016-2020期间将全面开展整体性保护区域的保护工作,修复区域内的古建筑、古民居等;整体有效保护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推进整体性保护区域的展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