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作为全国最早开放的省份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即开始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几乎县县都有了工业园区。为了解福建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近期福建调查总队对全省45个各级别园区和近200家园区企业进行调研,对其发展状况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促进园区建设发展有所裨益。
一、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一)总量规模扩大,已成经济发展新支点
1.园区经济规模扩大,贡献度不断提高。经过多年发展,全省工业园区总量规模不断扩大,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增强。据总队调查,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工业园区272个,其中国家级23个、省级81个、市级47个、县及以下121个。入园工业企业共2.93万家,占全省工业企业的40.4%。2012年园区工业总产值1.75万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8.9%。所调查的45个工业园区,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工业产值1.40万亿元,同比增长15.5%,缴纳税金453.62亿元,同比增长20.3%。
2.资金投入大幅增加,基础设施逐步改善。2013年前三季度全省工业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3.1亿元,增长5.7%。宁德市规划面积1000亩以上的各类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41个,总规划面积超过60万亩,现已开发超过13万亩。其中省级工业园区11个,规划面积5000亩以上的园区21个。2012年以来,新增园区开发面积4.2万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亿元。泉州市规划各类园区面积595.98平方公里,2012年引进外资282.04亿元,累计入驻企业3055家。大量的资金投入加快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速度,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3.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产学研加快融合。据对45个园区186家企业调查:2013年前三季度,企业实现利润349.43亿元,增长21.3%,同比提高3.6 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2%,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园区内企业品质不断提升,一批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大型企业开始涌现。如金山投资区充分利用“6.18”项目成果交易平台,2012年成功实现9家企业与4所高校共计11个项目对接,并推荐4个项目申报2013年福州市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截至2013年上半年,金山投资区扶持企业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
4.吸纳大量人才聚集,增加就业贡献大。园区内大量企业的聚集也吸引了各类专门人才、技术人员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渠道,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智力和人力支持。同时,许多园区还定期举办或组织企业举办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截止2013年前3季度,45个工业园区共吸纳各类人员118.8万人,同比增长2.0%,其中6个国家级工业园区从业人员35.2万人,27个省级工业园区从业人员77.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