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的是英语专业,在家乡同样能派上用场,而且,作为大学生回乡就业,我每个月除了工资以外,政府还给我每月300元的补贴。”近日,在漳平市木村林产有限公司工作的大学生赖威高兴地对记者说。
赖威所说的“政府每月300元补贴”,指的是漳平市出台的本科、大中专毕业生到工业园区就业的奖励政策。为了引导人才向企业生产一线流动,漳平市制定出台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凡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到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就业,并与用工企业签订三年劳动合同者,享受财政每月100元工龄津贴,期限三年;全日制本科以上毕业生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的,第一年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补助,第二年起提到500元。
近年来,漳平市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推进,一批批企业落户漳平工业园区,用工需求量不断增加。为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产业工人,漳平在招工补贴、岗位补贴、子女就学、住房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如企业员工“以工引工”帮助企业招工,每批招收3人以上,进厂满三个月后给予300元奖励;员工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其子女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就读;每年新建公租房100套安排给园区职工租住,每年新建一批经济适用房安排给符合条件的园区职工购买……
良好的环境,吸引了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
漳平协为工艺公司员工黄金树,原在厦门一家工艺美术公司从事树脂工艺品行业多年,已进入公司中层,可他最后却选择返乡就业。“虽说在厦门工资高一点,但是租房、消费都比较高。回漳平就不一样了,技术同样用得上,房子不用租,费用省了不少,还是回来划算。”黄金树说。
同时,漳平市引导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用待遇留住人。今年,漳平市政府出台政策,对工业园区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及企业为员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企业承担部分由政府补贴,推动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政府的引导下,当地不少企业纷纷以人性化的务工环境和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吸引劳务人员。漳平佳家防腐木材制品厂出台留工奖励制度,对留工率高的班组长给予奖励;国联玩具礼品公司推出6小时6天工作制、8小时6天工作制和11小时6天工作制等人性化用工制度;德宏织造有限公司在节假日时举办劳动技能竞赛,并针对越来越年轻的打工群体,合理安排工作与娱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