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切换
新闻
厦门象屿保税区将争创世界知名保税港区
2013
10/29
15:41

十五年“先行先试”,十五年“更好更快”。昨日,在厦门象屿保税区成立15周年庆祝大会上,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炳发希望象屿抓紧做好区域整合工作,争取早日完成“三区合一”,成功转型为综合保税港区,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推进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再添异彩。

象屿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特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的“试验田”。这是陈炳发代表市委、市政府为象屿“庆生”的贺词。

前来为象屿“庆生”的还有市领导何清秋、黄菱、庄威,以及市老领导江平、陈聪辉等。海关总署加贸司司长何力,原国务院特区办副主任、中国开发区协会原会长赵云栋,中国开发区协会副会长黄太和,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会长甄朴、副会长毛新堂等也到会庆贺。副市长黄菱主持庆典活动。

十五年的探索实践,十五年的辉煌成就,为象屿保税区的“二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的象屿,面积已从当年的0.63平方公里保税区拓展到9平方公里的厦门现代物流园区;功能从东渡港与保税区“区港联动”发展到“三区合一”申报厦门东渡保税港区,争创“全国一流、世界知名”保税港区。

陈炳发说,当前厦门市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象屿保税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的一个核心经济区,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走在前列。要继续发扬先行先试的精神,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和谐发展;要坚持物流兴区,实施现代物流战略,做强做大保税区物流业;要抓紧做好区域整合工作,争取早日完成“三区合一”工作,积极推动东渡港与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的“无缝对接”,使整个东渡港区真正成为一个“监管到位、服务到位”、持续、健康发展的综合型保税区。

何力司长表示,厦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种类较多、较齐全,下一步将进行“功能整合,政策叠加”试点,海关总署将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也希望厦门市抓住机遇,积极推动区域整合,促进保税区的转型发展。 (记者 张小燕)

【同步新闻】

象屿保税区二期盛装“亮相”

厦门现代物流园区八大项目昨竣工投产

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云水相接的海滩;三年后,一个面积1.55平方公里的“聚宝盆”展现在人们面前。昨日,作为9平方公里厦门现代物流园区重要组成部分,象屿保税区二期建成后正式“亮相”。隆重的厦门现代物流园区项目竣工投产仪式上,由厦门建发、国贸、港务、象屿四大集团建设的八大项目格外引人注目。

出席庆典仪式的有市领导陈炳发、何清秋、黄菱、庄威,市纪委副书记吕世华,市老领导陈聪辉等。

海关总署加贸司司长何力,原国务院特区办副主任、中国开发区协会原会长赵云栋,中国开发区协会副会长黄太和,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会长甄朴、副会长毛新堂等也到会祝贺。

9平方公里的厦门现代物流园区,是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园区由象屿保税区一期、二期,保税物流园区(区港联动试点),东渡港区,航空港物流园区等五部分组成。

其中,象屿保税区二期总面积1.55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29.3亿元,建设项目共49项。举行竣工投产仪式的八大项目分别为港务控股物流堆场工程、港务控股水产冷库工程、国贸码头21号泊位、国贸泰达堆场工程、现代码头、建发货柜堆场工程、象屿城市配送中心一期、象屿胜狮堆场仓库工程。

八大项目的投资主体是厦门建发、国贸、港务、象屿集团等四大国有企业,他们也是保税区二期建设的主力军。这些项目的上马,将进一步完善四家国有集团的产业结构,壮大其整体实力。

副市长黄菱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园区项目的胜利竣工和顺利投产表示热烈祝贺。她说,厦门现代物流园区在厦门市物流业规划发展中有着重要的龙头作用。园区地理条件优越,功能布局完善,政策优势突出,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灵活的经济区域之一,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桥头堡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交汇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