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切换
新闻
漳州常山开发区:十年征程奏华章 风情常山展新姿
2022
10/09
14:39

这里是常山,地处云霄、诏安、东山三县交界的“中枢地段”,区位优势显著;这里侨乡特色鲜明、资源禀赋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常山是全国第二、全省最大的华侨农场,省级重点开发区,也是我省第一个“国侨办引智引资重点联系单位”,漳州市重要的对外联系窗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山开发区起而行之、奋发进取,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经济社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侨城面貌焕然一新,产业质效稳步提升,侨区品牌日益响亮,侨民生活蒸蒸日上,“一城三区”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一座美丽宜居、活力宜业、和谐宜创、风情宜游的东南亚风情侨城初现雏形。开发区管委会连续两届被评为福建省级文明单位,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常山中心小学、常山中学入选全国首批足球特色学校,东南亚印尼风情舞(常山)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乌山天池景区获得“清新福建·避暑清凉福地”称号,东南亚风情小镇进入全省第三批特色小镇名录。

凝聚侨心侨智 打造侨乡品牌

常山,因侨而生,为侨而建,以侨发展,有着近70年的创业和发展史,是一个归国华侨的大家庭,素有“小联合国”之称。来自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东盟十国和日本、美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位归侨聚居于此,繁衍生息,他们带回了侨居国的舞蹈、美食、服饰等特色文化,与闽南文化交汇融合,在常山形成了具有浓郁东南亚风情的多元文化。

这些归侨在国(境)外亲属近16万人,侨资源丰富,国内外影响力大。常山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弘扬侨乡特色文化,打造侨乡特色品牌,自2015年以来,凝聚侨心侨智,已成功举办了六届东南亚风味美食展销活动,开展特色美食展销、风情歌舞表演、商品房展销、助企招工等主题活动。为期3天的第六届美食节,共吸引游客9万人次。东南亚风情美食展销活动不仅入选漳州市“十佳旅游节庆”,成功打造成侨乡特色品牌,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常山侨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践行“生态+”模式 提升城乡颜值

常山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理念,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华侨城为核心、以开发建设大乌山旅游风景区为抓手,全面扮靓城乡颜值。

在构建美丽空间格局中,坚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精心做好城乡总规、地段详规、各类专业规划,华侨城规划区范围由15平方公里扩大到28平方公里,城区建设用地由10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建成区由3.75平方公里扩大到7.5平方公里,不断拓宽城区发展新格局。

在不断改善城乡环境中,常山全面落实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河长制,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中央环保督察收到的6件信访件全部办结,136个污染源头基本完成治理,城市建成区实现无黑臭水体。推进了梧园、双山等一批富美乡村、美丽乡村、村容整洁示范点建设。完成造林绿化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72%,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城镇建设也在不断加快,新建君悦花园、侨域学府和东方巴厘等24个特色小区,新增商住总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房地产市场呈现供销两旺的态势,东南亚风情小镇初现雏形,城市风貌得到进一步美化, 市政设施不断改善。

坚持推进城乡一体,新增道路41.2公里、自来水管网77.5公里、天然气管道17.6公里、污水管网80公里,雨水管网30.2公里,建成污水处理厂并投入使用,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总投资7.5亿元的漳州南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产,年处理生活垃圾超33万吨、年发电量超1亿度,有效缓解全市垃圾处理压力,宜居环境得到进一步强化。

推进动能转换 产业质效齐升

10年来,常山始终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围绕华侨城“一城三区”的发展格局,聚焦龙头产业壮链、转型升级牢链、发展引擎强链,稳步发展重点支柱产业,依托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优势,引进了长农食品、明旺食品等一批高效益企业,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海之味、东好水产等一批企业被评为省海洋产业龙头企业,万佳华盛、闽正食品等一批企业获得省市级的技术中心认证。

全区现有正常生产经营的工业企业76家,规模以上企业41家,有望到2025年打造一个百亿食品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效应带来了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也提升了经济增长,全区综合实力显著跃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7.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6.78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从41.9亿元增加到87.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从1.38亿元增加到2.49亿元,外贸出口从8.5亿元增加到40.02亿元。

抓一接二连三 助跑乡村振兴

常山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和旅游业,通过“抓一接二连三”,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服务业水平持续提升,助跑乡村振兴。

10年来,常山加快启动了乡村振兴“345”示范工程,累计实施乡村振兴项目94个,打造了梧园省级试点村、双山东南亚特色侨村、柘林现代农业示范样板村;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依托茶叶、菠萝蜜等优势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全力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成功创建天窗坪优质农业、百爱释迦果园等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乌山天池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被列入省级重点项目,获得省旅游重点项目3000万元资金扶持,总投资4.5亿元的乌山天池旅游专线基本建成通车;首个旅游景区天窗坪仙境山庄被确定为省重点项目,已建成开园;乌山天池旅游专线门户配套乌山湾现代田园度假项目开始试运营。伴随着数个旅游景点的建成营业,全区第三产业占比持续增大。

创造美好生活 提高幸福指数

常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共享发展成果,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10年来,常山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持续推进惠民工程,建成152件民生项目,覆盖交通、医疗和教育等各个领域,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扶贫有效实施,建成侨区造福工程168套、华侨危房改造1900套,居民住房问题得到解决,建档立卡50户贫困户、143人已全部实现脱贫。社会保障日益完善,理顺了华侨农场职工社保历史遗留问题,率先在全市实施被征地农民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1975个被征地农民落实相关政策,3553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8000多人参加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教育资源配置、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成立常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山中学晋升“省三级达标高中校园”,公办村卫生所、养老服务站实现管区村全覆盖;兴建了华侨运动场、归侨博物馆、书画院、羽毛球馆、游泳馆等一批文体设施场所,成立了美食协会、足球协会、游泳协会、羽毛球协会等一批民间团体,组织承办了多场次文体活动,重振侨乡传统文体项目。平安常山深入开展,组建了城市巡防服务队、消防队,完成国道324线白改黑,建成3个红绿灯路口,建设治安监控及网格化探头262个,实现全区网格化服务全覆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健全,全区社会安定稳定。

回首非凡十年,常山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展望未来十年,常山开发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以行政机构改革、体制机制创新进入新阶段为契机,乘上高质量发展东风,紧跟市委、市政府中菲“两国双园”建设步伐,以“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的奋斗激情,聚焦既定目标任务,乘势而上、奋力赶超,全力突破快消食品、新能源新材料、跨境电商物流、文旅康养等四大优势产业,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力争早日建成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旅游华侨城,让侨区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