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5月17日电 题:福建:念好高质量发展的“山海经”
新华社记者项开来、邰晓安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创新引领水平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获批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森林覆盖率连续42年全国第一,生态环境保持高质量;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山海兼具,地区资源禀赋差异巨大。通过念好“山海经”,既要发展“高素质”,又要生态“高颜值”,福建省着力建设均衡发展的幸福之地。
创新引领 经济发展“高素质”
5月14日,一年一度的“晋江市企业创新发展大会”再次召开。晋江市在会上宣布,将安排30亿元奖励扶持资金,“全领域、全周期、全链条”搭建创新大舞台。
作为我国著名的制造业基地,泉州晋江在纺织鞋服、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领域特色明显。
近年来,传统制造业普遍面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巨大压力。晋江的制造企业也纷纷以科技创新、智能化生产等方式迈向产业升级路。
安踏体育在2020年新建一座智能工厂,借助数字技术,工厂实现了自动化裁剪、一体化物流、智能分拣整箱等十几项功能。
安踏集团同安智能工厂改造项目经理钟学良介绍,传统服装工厂每一条生产线都是自己备料,而新工厂的50多个品类的产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同时运转生产,大幅度提质增效。
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传统制造融合数字技术,让福建制造业的供给能力大大增强,新生产、新营销的水平有效提升。
近日,计划投资110亿元的高端聚酰胺项目签约漳州古雷石化园区,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
福建民营经济发达,但长期以来,传统产业比重偏高、产业结构偏轻等发展短板明显。围绕“产业优”,福建省一方面鼓励传统产业以科技创新提质升级,同时也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是福建省的三大主导产业,近年来福建省壮大主导产业动作频频。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4%。石化产业形成“两基地一专区”,一批重大项目投产,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奔强,“填芯补屏”向“增芯强屏”跃升;机械装备产业加快智能化、高端化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新兴产业也在蓬勃兴起,截至2020年,福建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45%左右;海洋生产总值“十三五”年均增长10%左右;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5.6%。
在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十三五”期间,福建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万亿元、4万亿元两个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1万元。
山海偕行 区域发展更均衡
“以前我都是在手机上看别人直播,从没想过自己也会投身这个行业。”从一边带孩子一边在村里做些临工,到成为一名带货主播,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三明宁化县谢坊村村民陈丽华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次巨变。
宁化是闽西苏区县,曾经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不少乡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谋生。近年来,福建省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和老区苏区发展,莆炎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陆续建成,宁化的发展条件不断优化。
2018年以来,借助靠近高速出入口的优势,谢坊村大力发展“一花一竹”产业,逐渐走出一条特色致富路。2020年,一家多肉种植企业落地谢坊村,在公司老板的鼓励下,陈丽华尝试当起了带货主播,没想到转型十分成功。
“在村里做主播,不但能够就近照顾上学的孩子,收入也比在工厂打工要高。”陈丽华说,她对自己的新职业十分满意。
福建虽然位于东南沿海,但受地理条件影响,域内的山区与沿海在发展禀赋上差异巨大。通过基础设施强力投入、山海携手共同发展、“一县一品”内部造血等措施,福建省持续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以铁观音茶叶闻名的安溪县,曾是福建省贫困人口最多、地域面积最广的贫困县。域内山峦起伏路难行,1985年,这里的贫困人口尚有逾31万人,占全县人口的39.6%。
一方面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交通状况;一方面大力发展茶产业、藤铁工艺两大富民特色产业,给群众带来真金白银。产业带动发展,截至2019年底,安溪不但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退出,还成功蜕变为规上工业产值过千亿的全国百强县。
从“大念山海经”到闽东北、闽西南两个协作区建设,福建省克服山海差异实现均衡发展,所有设区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福建区域协同发展再上新台阶。从基础设施联通、产业配套协作、公共资源共享和生态保护协同等方面,两个协作区正在展开深度融合。
山水作画 生态环境“高颜值”
近日,福建南平获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这是全国首个获批该试点的地级市。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
以南平市为例,近年来已先后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系统价值核算、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制度,初步形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制度体系。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生态资源丰富。但要将先天的生态资源禀赋转化为后天的生态文明优势,还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
地级及以上城市87条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每两度电中约一度电为清洁能源发电……从一个个生态相关数据,可以管窥出福建省生态环境高质量的原因。
保护好生态,还要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高颜值”的获得感。
孟夏时节,华灯初上,福州金牛山公园的福道上游人往来穿梭,十分热闹。2016年,福州市把中心城区约2000亩的山地利用起来,沿山建设了一条总长约19公里的城市慢道,命名为“福道”。
采用钢架镂空设计的福道,将道路融入山地自然生态之中。漫步其间,既可感受生机盎然的自然之美,又方便健身休闲,因此福道建成后,便迅速成为备受福州市民喜爱的休闲场所和新的城市名片。
从城市慢道到“串珠公园”“水美城市”“田园都市”,近年来福建多地先后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城市生态品牌,城市“颜值”更高,群众的获得感也更强。
“我们将持续实施生态省战略,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树立绿色发展导向,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努力实现生态环境更优美。”福建省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