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钢工业旅游景区,游客沿着参观通道可以近距离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游客在百威中国啤酒博物馆内可以观看新鲜啤酒的制作过程。
天福的茶园里,游客可以在茶学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参与茶叶制作的全过程。
当工业和旅游这两大经济形态结合到一起,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近年来,我省立足丰富多样的工业资源,拓展“工业 旅游”新形态,工业旅游在资源挖掘、业态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当前,福建工业旅游正在成为提升福建工业影响力、丰富全域旅游内涵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成为推动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方兴未艾
“工业 旅游”新业态兴起
站在写着“最佳拍照点”的标识边,能看见数十米开外巨大的铁水包由行车钩吊而起,缓缓向转炉移动,转炉同步转动炉口,准备承接铁水。随着一阵轰隆声,上百吨铁水开始向炉内倾倒,炉内的火苗猛然升腾,大量火星四散喷射,蔚为壮观。
这是三钢集团炼钢厂内的一个“景点”,它有个好听的名字——“钢花璀璨”。
在铁水奔流景区(炼铁厂),看着岩浆般的铁水从脚下奔流而过,近距离观看高炉炼铁的奇景;到钢花璀璨景区(炼钢厂),在高温与烈焰中感受从铁到钢的冶炼流程;再到轧机欢畅景区(圆棒生产线),跟随观光路线,目睹钢坯经加热炉、高压水除鳞机、连轧机组等装置,逐渐瘦身、蜕变为各类成品……观光者俨然置身于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现场版教科书中。
与生产一线零距离,让人不免忘了游客身份。但随处可见的观光路线指引、安全提示、“最佳观赏(拍照)点”等标识又时刻提醒着人们正身处景区。值得一提的是,各景区的讲解员均由相关厂区负责人担任,通俗易懂的讲解更让这趟旅程专业又不显枯燥。
“三钢工业旅游区是我省首个钢铁工业旅游区,同时也是AAA国家级旅游景区,以三钢集团三明本部为核心,以钢铁工业观光工厂为蓝本。工厂各景点均展示了目前行业最先进的钢铁冶炼工艺技术,颠覆了不少人对于钢铁行业‘傻大黑粗’的传统印象。”三钢工业旅游项目运营方三明市闽光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雪清说。
三钢的工业旅游项目,是我省以观光工厂为代表的“工业 旅游”业态的典型。
福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文化底蕴深厚,已成为全国服装、制鞋、水暖卫浴、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产品的重要制造业基地,加上茶、竹木、陶瓷等传统产业,形成了一批丰富且具有特质的工业旅游资源。
近年来,在工信和旅游部门的牵头下,我省引导制造企业创新业态模式,推进转型升级,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精品路线,大力培育工业旅游新业态。
2016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出观光工厂这一工业旅游形式,并出台了《福建省观光工厂建设与服务规范》,迄今已经评选出97家省级观光工厂。为推动工业旅游更好发展,2018年以来,我省针对工业旅游深入开展规划研究,相关部门联合高校赴山东、上海以及省内各设区市开展工业旅游调研,进行工业旅游发展课题研究,梳理工业旅游政策措施,完成福建省工业旅游发展报告和总体规划。陆续出台《加快推进我省工业旅游发展的意见》《关于创建福建省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实施细则》等,为工业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指导。
为推动工业旅游业态创新,去年,我省开始对首批37家企业开展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培育,这些企业涵盖工业遗产、文化创意、观光工厂、工业博物馆、研学科普等方面。在此基础上,今年4月,三钢、天福、百威等9家企业的工业旅游项目入围我省首批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规划,福建计划到2022年开发的工业旅游景点总数达到100个以上,培育20个左右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打造10条左右工业旅游精品线路。
渐入佳境
工业旅游产品日益多样化
在我省现有的各色旅游产品中,工业旅游是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早期的工业旅游以观光工厂为主,各家企业只热衷于展示生产流程和工艺,近年来,无论是从开发模式还是产品体系,福建工业旅游都在从单一快步走向多元。
以漳州天福茶观光工厂为例。早年,这家企业仅在茶食品加工厂内开设一条简易的观光走廊,初衷也只是为了向消费者展示“眼见为净”的食品安全理念。而如今,这里已形成集观光工厂、工业博物馆、研学科普为一体,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特色明显,参与性、体验性项目众多的工业旅游模式,颇受游客喜爱。
6月12日,游客林先生一家特地从福州到天福茶观光工厂过周末。“这里离漳浦动车站只有5公里,下午约4点到后,我们就前往基地内的示范茶园采摘茶叶,摘下来的茶叶交给茶学老师照看,然后就能到餐厅体验茶主题晚餐,晚上还在宾馆泡了温泉。”林先生说。
次日上午,林先生一家再次前往茶园,在仲夏蝉鸣声中,置身茶田体验制茶。随后,前往茶食品工厂参观茶食的制作流程并现场品尝,又在茶具烧制工厂体验手绘茶器。午后,一家人到茶博物院欣赏茶道表演、了解世界茶文化历史。“整个游玩过程节奏舒缓,体验项目多,基地设置的观光体验路线也合理,全家老少都很喜欢。”林先生评价道。
据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逢元介绍,在前期观光工厂的基础上,公司整合茶博物院、漳州科技学院、天福茶观光工厂、天福天鹅山茶园、天鹅湖餐厅、天鹅湖温泉宾馆等资源,在去年启动申报研学基地事宜,并于去年8月首期开营。目前,针对游客的不同需求,基地已经设计出4条旅游路线,同时与多家旅行社合作,结合周边景点,串起一条特色的茶之旅。
细看我省首批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9家上榜企业每一家都颇有玩点。在福州,福建船政文化基地主打工业遗产游,整个基地以面积约375亩的马尾造船厂旧址为依托,将展现跨越150余年的工业传承与发展之路。记者在船政文化马尾造船厂片区保护建设工程项目地看到,工人们正在船政铁胁厂内加紧进行保护修缮施工。该工程于去年启动,对马尾造船厂在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机装车间、90年代建成的综合仓库等建筑进行规划和修缮保护。
“今年内,我们将完成驳岸、铁胁厂、机装车间、机装课仓库、综合仓库、甲装居课保障组、核心区景观建设、标识和夜景灯光等建设内容。通过这次的修缮改造,铁胁厂的百年钢铁构架将得以更好展现,重新焕发光彩。”基地负责方、福建省船政文化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而在莆田,占地9000平方米的百威中国啤酒博物馆内设置了7个啤酒主题馆,游客可以参观世界最先进的自动化啤酒包装生产线、大型酿造设备和独特的精酿生产工艺,并通过VR虚拟、全息投影等高科技互动体验技术感受丰富的世界啤酒文化,还能在德式风情的啤酒餐厅享用西餐、品尝多种风味的啤酒。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内建有文创产品体验区及文创区采购的线上商城,根据百威啤酒旗下不同品牌定制了个性化的特色旅游纪念品,供游客DIY伴手礼。
弥补短板
从小众游到大众游拓展
采访中,我省旅游行业专家认为,经过发展和培育,福建的工业旅游产业链不断延长,已由单纯的工厂参观延伸到工业购物游、科普游、企业文化游、工业遗产游等综合性产业链;游客活动内容也由观光转向体验,由商务接待转向研学游、亲子游和专题游,未来将进一步延伸常规旅游线路,由小众游拓展到大众游。
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各景点还在基础设施、环节设置等方面补齐短板。在百威中国啤酒博物馆,游览者可在各种声光电氛围中参观工厂的生产环节,了解各种啤酒文化。“今年,我们将对博物馆停车场等硬件进行扩建和美化,建设成一个多功能型的啤酒花园式接待广场,并增加游客入馆通道以提升游客入馆的舒适度。未来,我们还将建设多媒体啤酒课堂教室,在游客互动方面多下功夫,向广大游客全方位展示啤酒酿造、工艺、品牌、历史全过程,为游客带来美好的旅游新体验。”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企业事务总监黄小翼介绍。
三钢工业旅游则在人才和市场开拓方面发力。据黄雪清介绍,目前三钢聘请华侨大学等高校团队介入运作,制定了《福建三钢工业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下阶段拟投入2.36亿元,全力推进三钢工业记忆馆、安全教育体验馆以及花园式工厂建设项目。同时进一步增加互动项目,丰富旅游业态,向着全面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阔步前进。
天福茶业方面也表示,下一步企业将利用基地内景区资源积极策划特色活动,将景区统一规划、整体提升,全力打造区域旅游亮点品牌。同时,针对社会对工业旅游认知度不足的问题,通过专业旅游新媒体资源包定制、自媒体及茶文化特色小镇营销推广等服务,实现旅游目的地推介宣传的整合传播。“此外,我们还将通过与旅行社、学校、培训机构的合作互动,主推天福茶文化之旅,以亲子游、研学旅行、企业团建为主要内容,加强对外互动,积极向外推介公司旅游路线与产品。”林逢元说。
当前,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工业企业也在合力推动工业旅游发展。5月,泉州工信、文旅部门联手泉州建旅国际旅行社,启动工业旅游预约平台。“市民、游客可以通过公众号进入商城,在首页点击工业旅游窗口,选择想要去的工业旅游点进行预约,通过自驾方式领略泉州工业魅力和产品特色。”泉州市文旅局工作人员说。目前,泉州共有13家企业被列入第一批福建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培育名单,数量居全省首位,泉州市的做法无疑将为其他地区工业旅游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记者 林侃 储白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