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持续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全县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全县减船转产工作,逐步减少渔业捕捞强度,实现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同时,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水产品品牌建设为突破口,以休闲渔业、强化渔业资源及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为着力点,积极推进漳浦县渔港经济区建设,促进渔业产业振兴,有效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
漳浦县海域面积356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67公里,有古雷、旧镇、佛昙三大海湾,岛屿62个,滩涂面积21.6万亩(144平方公里),2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105.58万亩(703.91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是发展水产养殖业理想场所。但是,在40前,该县只建有古雷下垵、沙西下寨、旧镇、佛昙等四个综合码头,只能让小马力渔船临时停靠卸渔获物和补充生活用品,无渔船专用的码头和避风港,只能发展小马力小渔船。一旦遇上台风灾害,渔船无处藏身停靠只能让其听天由命,受台风雨破坏。有时渔船受损十分严重,增加渔船修复成本,影响海捕出海率,致海捕产量下降。因此,渔港基础设施建设为制约漳浦县海洋捕捞发展的瓶颈。
如今,全县渔港基础设施建设日渐配套,现有在建和规划的渔港15个,其中在建和提升的六鳌、岱嵩、将军澳等一级渔港3个,在建和规划二级渔港4个,己建和在建三级渔港8个,全县重点渔村和大小27个港湾在建和规划渔港码头、锚地的基础设施配有率达95﹪。
虽然渔业基础设施配套的提高带来了海产品数量的增加,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水产品的数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为此,漳浦在提升渔业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对水产苗种繁育和养殖技术方面的创新,提高海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
40年前,前亭镇崎沙江口被省主管部门确定为全省四大对虾育苗基地之一。随着对虾人工育苗技术成熟,上世纪80年代全县掀起“围垦养虾热”。至80年代末期全县共发展池塘对虾养殖4万多亩,平均亩产对虾200多公斤。对虾养殖品种从本地长毛对虾,推广到日本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刀额新对虾等,成为长江以南对虾养殖最大县。到了90年代,由于对虾病毒暴发,对虾养殖产业跌入低谷,在科技人员努力探索攻关和广大养殖户实践下,漳浦县闯出一条鱼、虾、贝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经过20多年的摸索,佛昙镇总结出养殖河鲀时混养虾贝的模式效益好、产量大。佛昙镇水产养殖面积约4万亩,其中70%以上的虾池套养河鲀。2018年,年产量近3000吨,产值近3亿元,是福建省河鲀育苗量最多、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最大的地区。其中,东坂村村民更是普遍养有河鲀,是福建养鲀第一大村。通过因地制宜,开展“东方鲀、花蛤、对虾”“海鳗、泥蚶、对虾”“海藻、花蛤、对虾”等生态健康养殖,提高了池塘综合经济效益,平均亩创产值2.5——3.0万元,为池塘对虾养殖业带来曙光,目前为止,全县已发展池塘养殖面积7万亩,成为全县渔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除了充分发挥大自然赋予得天独厚的优势,漳浦县渔业发生巨变,还得益于好的政策、方针。上世纪80年代,县渔业主管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贯彻执行上级各项渔业发展政策和方针。1981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念好山海经”的指示,落实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水产发展方针,出现“养殖热”“养虾热”“浅海养蛎热”,有力推动了养殖业发展。90年代,漳浦县认真贯彻实施科技兴海、科技兴渔和国家扶持政策,进一步促进渔业生产蓬勃发展,特别是养殖业更是从传统的滩涂养殖向浅海、网箱、立体、工厂化养殖发展,从普通鱼虾贝养殖向海珍品养殖、全人工养殖发展。截至20世纪末,漳浦围绕发展海洋强县的目标,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理念,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抓重点,创亮点,促成效,全县渔业发展呈现日新月异,总量扩大,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功能拓展新面貌。
2018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38.1万吨,同比增长5.6%,居全省第二位;渔业产值72.6亿元,居全市第一;渔民人均纯收入2.67万元,同比增长12%。目前,漳浦县水产养殖业,成为全省重要的现代渔业示范基地、渔业苗种引进繁育基地、新兴的海产品加工基地和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同时海洋经济成为全县支柱产业,荣获“全国渔业平安示范县”荣誉称号,成为全县农民创业致富的最重要的门路和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