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切换
新闻
福建全力深耕东盟市场 打造合作“升级版”
2019
10/18
20:19

9月下旬,以“共建‘一带一路’,共绘合作愿景”为主题的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16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在广西南宁举办。作为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东盟在福建对外经贸合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借东博会平台,福建经贸代表团展现开放新姿,积极与东盟各国密切经贸对接,拓展合作前景。

立足多“缘”优势经贸合作成效显著

本次东博会形象展区里,“新福建、新时代、新画卷”给众多客商留下深刻且美好的印象;企业商品展区统一装扮,统一的标识和Logo,工程机械及运输车辆、食品加工及包装机械、建筑材料、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四个领域的品牌产品得到了中外客商的青睐;福建省参展企业经贸对接座谈会上,省内企业与采购商代表面对面咨询、交流,为进一步开展合作打下了基础。据展后统计,福建省参展企业现场成交额1800万元人民币,意向订单近700个,意向成交额5200万元人民币。

这是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成效显著的一个缩影。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缘、人缘优势,两地间商缘也渐趋深厚。

地缘相近。东盟是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合作的前哨。随着“丝路航运”等大量海上航线的开辟,福建与东盟互联互通作用得到发挥,口岸散杂货运量从2013年1.87亿吨增长到2018年2.24亿吨,集装箱货运量从2013年714.3万标箱增长到927.9万标箱。同时,开通了6条中欧班列国际线路,实现“海丝”与“陆丝”的有效连接,也打通了从东南沿海通达亚欧12个国家30多座城市的物流运输大通道。

人缘相亲。目前,在东盟的闽籍华人华侨超过1200万人,并成为所在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近年来,福建与东盟华人华侨社团、商协会、跨国公司等经贸主体联系密切,开展省领导对东盟国家的系列高访活动,组织举办了“中国福建-新加坡经贸推介会”等一系列经贸活动,福建与东盟华人华侨经贸合作项目逐年攀升。

商缘相连。福建与东盟经贸互补性强。一是产业互补。福建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到2019年7月,我省经备案对东盟国家投资的境外企业和分支机构375个,分布在东盟全部10个国家,中方协议对外投资总额68.7亿美元,主要从事矿业开发、渔业捕捞和基地建设、蔬菜种子种植、生产制造、批发零售、工程建筑与设计等业务,柬埔寨中柬工业园、越南福东工业园等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纳入商务部统计,还在印尼、缅甸等国建立了境外远洋渔业综合基地,远洋渔业、境外水产养殖规模居全国第一。二是资源互补。东盟是福建矿产品、农产品、化工原料等资源型产品的重要来源。三是分工互补。福建与东盟在高新技术、机电产品上的国际分工已经发展到垂直分工阶段,产业链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分工协作特点突出,带动了中间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综合辐射。福建作为中西部地区出海的重要综合通道,积极发展海铁联运,外省大宗货物通过福建港口“水水中转”业务快速发展,港口腹地拓展到赣、粤东、浙南和长江流域的部分省份,外省经过福建沿海港口与东盟进出口的货值年均增长5.7%,2018年达到537.6亿元,扩大了“海丝”核心区的辐射范围。

推动贸易畅通贸易发生深刻变化

2013年以来,福建省着力推动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畅通工作,与东盟的贸易发生了深刻变化。

贸易市场更加广阔。2018年,东盟已超越美国成为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我省与越南、柬埔寨、缅甸等新东盟国家进出口增长快、增幅宽,2018年分别增长了23.9%、42.2%、11.0%,成为东盟超越美国主要因素。从出口市场看,东盟是我省第三大出口市场,2018年出口东盟1299.3亿元,同比增长7.4%,菲律宾是福建在东盟的第一大出口地,占福建出口东盟的32.3%;从进口市场看,东盟是我省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8年福建从东盟进口819.5亿元,同比增长14.5%,印尼是福建进口最重要来源地,占福建自东盟进口的43%,主要是资源性进口。

贸易主体更加活跃。对东盟进出口企业的数量从2013年的8062家增长到2018年的10495家,增长30.2%,年平均增长5.0%。2018年,三资企业与东盟进出口632.1亿元,增长9.8%,比重由2013年27.6%增加到2018年29.8%。国有企业进出口402.2亿元,比重由16.9%增加到19.0%。

贸易结构更加平衡。2018年,福建对东盟出口1299.3亿元,从沿线国家进口819.5亿元,分别增长7.4%、14.5%。进口增长率超过出口增长率7.1个百分点。贸易顺差479.8亿元,与2013年相比,缩小37.6亿元。

商品种类更加多元。福建与东盟之间的进出口商品类别由2013年的4893种增长至2018年的5291种。机电产品、纺织品、农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矿产品、有机化学品、橡胶、钢铁、煤等资源型产品为主要进口产品。

贸易方式更加多样。一般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福建以一般贸易方式与东盟贸易额达1703.6亿元,增长10.4%,占比80.4%;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方式进出口92.1亿元,增长40.7%;以加工贸易进出境货物方式贸易额323.1亿元,增长2%。福建与东盟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等新兴贸易也快速增长。

拓展深度合作开启合作新篇

如何在高起点上推动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开启新篇章,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建议:

加强设施联通。首先要完善港口物流体系、标准等建设。支持鼓励福建有意愿的企业到东盟参与其港口投资和经营,鼓励东盟航运企业到福建设立分支机构,开展海上国际货运,打通与沿线国家交通节点。其次,加强口岸合作,发挥各自航线、货源、区位等优势,推动建设“单一窗口”和信息交流互换机制,更好地互联互通航线和信息。第三,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大力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东盟与“陆丝”合作,推动“海铁”联运。第四,发挥机场高附加值货物和人员运输作用,特别要加强福建对东盟空中航线开辟,并推动电信基础设施联通。

搭建经贸合作平台。共同实施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为共同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共同建好经贸合作区,优先开展农业、信息技术、轻工制造、装备制造等领域产能合作,打造好柬埔寨中柬工业园、越南福东工业园等经贸合作区,生成一些“两国双园”的合作新模式。推动境外加工业务开展,参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境外经济合作园(区)和国际工程承包等合作。利用各种展会平台,继续举办“福建品牌海丝行”系列活动,推广福建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促进交流与合作。发挥福建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的优势,积极拓展国际中转集拼、转口贸易、离岸贸易等新兴贸易业态,吸引东盟国家资本入驻。推行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体等商业模式,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培育品牌和建设境外营销网络。

加强产能合作。加强双方在制造业、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农业、旅游等产业方面合作,运用东盟国家积极的生产要素,扩大福建企业再生产能力。福建的鞋服、箱包、家具等传统产品集聚了技术、资本等优势,而东盟部分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差异化地进行生产要素投入。同时,带动福建传统产业技术、设备等产品出口,也利于解决所在国就业问题,带动东盟国家共同发展。

深化创新合作。以明年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为契机,积极拓展电子商务、数字贸易、5G网络等领域合作。福建应积极参与和支持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建设,推动福建同东盟开展智慧城市点对点合作。双方还可携手共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合作,促进海洋产品贸易和海洋资源共享利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