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切换
新闻
福建省新产业汇聚新动能
2019
10/10
20:45

位于宁德市的光伏发电板,为经济发展提供动能。 林文强摄位于宁德市的光伏发电板,为经济发展提供动能。 林文强摄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观众试用政务服务机器人。 叶义斌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观众试用政务服务机器人。 叶义斌摄

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健康管理太空舱”被应用于体检。 资料图片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健康管理太空舱”被应用于体检。 资料图片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 俞 松摄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 俞 松摄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发展驶上快车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GDP从2012年的不足2万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58万亿元,年均增长9.1%,增速居我国东部地区省份的前列。

  高速度背后,更有提质增效的高质量。探索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1528家增加到2018年的3800多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增长近2倍。持续推进数字福建建设,连续举办两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全省数字经济规模2018年达到1.42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福州市

  数字点燃发展引擎

  本报记者 钟自炜

  一部手机畅行全城,在福州市已成为现实:刷码便可乘坐公交、地铁,通过APP就能预约挂号、在街边免费借书……这款名为“e福州”的APP,是福州市新型智慧城市系统的统一入口和平台。“APP横向融合福州市40多个委办局,纵向整合六区六县的近60项便民、公共服务,并与全市15个核心业务平台实现认证对接,实现了交通出行、教育缴费、看病就医、政务服务等10余个场景的便民服务。”福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主任张青雅说,“截至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150万人,日活跃人数在15万人以上。”

  2000年,“数字福建”建设启动,开启了福建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序幕。2018年起,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连续两年在福州市成功举办,“数字福建”建设再度驶入快车道。

  “互联网+政务服务”日渐完善。福州市“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统一出件”的审批服务模式趋于成熟,服务效率不断提升:业务办理排队时间由33分钟缩至14分钟,事项平均办结时间从7.2天缩至3.6天,群众办事累计满意率达99.99%。在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网上办事大厅、官方微信、“e福州”APP等平台集合成“数字矩阵”,8种“O2O”政务服务模式推动服务能力最大化输出,实现92.25%的市级事项“最多跑一趟”。

  数字经济方兴未艾。福州市依托地区优势,重点打造大数据产业基地、物联网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基地、显示产业基地等,实现新兴技术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汇聚;2018年福州数字经济规模突破2800亿元,占GDP的3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6%;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2%。着眼未来,福州市提出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力争到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000亿元,占GDP比重超45%……

  以福州市为代表,“数字福建”建设更是硕果累累。目前,福建省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基础,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通信服务业为增长点,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突破口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2018年,福建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42万亿元,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福建省有关负责人表示。

  莆田市

  平台经济特色集聚

  本报记者 钟自炜

  鞋业企业超过4000家、年产值超800亿元……制鞋,是福建省莆田市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随着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代工生产线转移,近年来莆田制鞋产业正在经历转型升级“阵痛期”。如何爬坡过坎?莆田市以打造平台、整合资源破题。

  “莆田市鞋业各自为战,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差,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莆田市鞋业协会会长、莆田双驰实业董事长陈文彪说,近几年,制鞋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了代工利润空间,而且鞋企贷款利率上浮,融资成本高、渠道少。

  针对行业痛点,2017年莆田市、荔城区两级政府牵头,与双驰、华峰等7家鞋业龙头企业共同打造以“特色产业链+产业互联网+金融资本”为核心路径的鞋行业供应链平台,众协联鞋业产业链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平台提供原材料集中采购、平台融资、抱团营销等供应链服务,解决了大量中小企业采购成本高、融资担保难、议价能力弱等问题,也让供需得到有效对接。”陈文彪介绍,“经过整合,3到5年内,全市鞋业在线交易规模有望达300亿元,节约成本30亿元。”

  整合行业上下游供应链,以此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加速转型升级,实现逆势突围。在莆田市,如众协联这样的平台经济遍地开花——

  莆田市秀屿区上塘,银饰从业人员达5万多人。2015年,专业的B2B银饰电商平台“找银网”在此设立,如今注册批发采购商超过2.1万名,产品数量达2.3万款;

  莆田市民营加油站数量达2万座。2018年,“智慧能源(5.0600.040.80%)”平台成立,提供“互联网+油站+客户+国企+金融+品牌+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首期已有4300多座民营加油站加盟;

  莆田市工艺美术生产企业有7000多家。2017年,“大工美之家”应运而生。这个集设计研发、质量检测、采购销售、品牌运营、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跨界融合创新平台,通过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实现工艺美术全产业链服务……

  “目前,莆田市已在健康医疗、木材产业、工艺美术、加油站、鞋服等特色行业创建了一批具有莆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平台。”莆田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到2020年,莆田市将力争实现平台交易额达2000亿元,重点打造5到10家交易额超百亿元、1到2家交易额超千亿元的平台企业,建成产业鲜明、带动强劲的“平台经济”示范区。

  泉州市

  实体经济发展壮大

  本报记者 颜 珂 林小溪

  “永不止步”的安踏集团,2018年卖出了约7000万双鞋、1亿件衣服,销售流水超过400亿元。

  在集团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赖世贤看来,不论企业如何发展,主线一直清晰:“我们从一家旅游鞋厂家起步,始终将焦点放在体育用品。”

  这种坚守的执着,根植于安踏所在的这片土地。连续25年位居福建省县域经济总量第一的晋江,咬住实体经济不放松——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实体经济的贡献占比达60%以上;由实体经济创造的产值、税收和就业岗位,占比都在95%以上。晋江所在的泉州市,特色产业集群20多个,建材家居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

  工程机械行业,竞争激烈,晋工则在石材矿山作业领域找到了快速发展的空间。企业研发推出的叉装机,一举解决了石材荒料搬运的老大难。如今,晋工出厂的“大力士”,已经能够轻松实现50吨以上荒料的搬运。

  “坚守不是固守,关键在找准位置,做出特色。”晋工相关负责人说。

  实体经济是“传家宝”,但若要传家久,既要心无旁骛,也要把准市场脉搏,求新求变。安踏就一直在“进化”。去年,他们又开启创业“新十年”,提出以创业者心态,去写好全球化这篇大文章。“中国公司中真正的全球化企业还不多,全球化依然是我们的挑战。”赖世贤说。

  靠实体经济起家,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眼下的泉州市,正大力挖掘传统产业新价值,发展新制造、新经济,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塑造泉州制造的新形象。

  厦门港务(7.2900.131.82%)集团

  丝路海运服务升级

  本报记者 颜 珂 林小溪

  厦门港务集团科创中心,1000多米外的桥吊装载作业,就在工作人员手中的操作杆上轻松进行。智慧物流平台的大屏幕上,全港集装箱物流数据实时刷新。厦门港全港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了约6%,增速是去年的两倍。

  “丝路海运”航线,是厦门港增长提速的重要引擎。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李南介绍,截至今年7月20日,43条“丝路海运”航线集装箱吞吐量为5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2.3%。

  2018年12月,福建“丝路海运”正式开行。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携手福建交通运输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等共同发起成立“丝路海运”联盟,旨在打造以港航业务为主干,融合多式联运和综合物流服务等要素的服务标准化、运行便捷化、管理智能化的“海丝”物流新体系。目前,业已命名的“丝路海运”航线一共50条,厦门港占了43条。每条新命名航线的背后,都是全面升级的标准化服务体系。

  “从船舶靠港安排,到拖轮配套服务,再到码头平面运输配套服务,加入‘丝路海运’联盟的公司都可使用升级后的服务套餐。”李南说。

  宏海箱运有限公司是最早的一批受益者。厦门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川举例说:“船到港后,同样是窗口期,同时排队的货船可能有几批,但加入‘丝路海运’联盟的船公司就享有优先靠港权。”

  在李南看来,以高标准服务提高软实力,可以成为厦门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事实上,“丝路海运”一系列服务细则的出台,正在不断增加厦门港的吸引力。前不久,船运公司马士基公司,就把一条航线的中转点放到了厦门。“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推出的服务标准。”李南说,中转货物量已经成为厦门港业务量的又一新增长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