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切换
新闻
改革开放40周年:福建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八大特点
2018
12/29
14:48

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文化产业活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福建省文化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党的十七大继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建设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全省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稳步提高。

01

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部署,福建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事业协调发展,整合相关文化资源,改革任务稳步推进。

①完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

全面完成省级新闻出版和广电、设区市文化新闻广电行政职能整合。推动文化行政单位与所属企业脱钩。落实省级权责清单制度,省级行政职能部门减少、下放行政审批权30多项。印发《福建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改革重点和具体要求。

 

▲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建勇(右一),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石建平(左二)、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吴贤德(左一)共同揭牌图片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清新福建

②建立“双效统一”机制

印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实施意见》,建立落实台帐,把公共文化服务单独作为一项列入考核指标,突出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责在社会效益考核中的权重。

③探索“四统一”国有文化资产管理

根据中央关于“要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鼓励地方探索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的要求,印发《省属文化企业国有资产重大变动事项管理暂行办法》文件,对省属文化企业国有资产重大变动事项进行前置审核把关。

④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具体指标和实施标准,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整合取得新进展。

 

▲ 福建省科技馆二楼展厅的VR及AR体验馆,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前来体验。本报记者王毅/摄

02

文化产业扶持政策逐步推出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不断制定出台文化改革发展相关的政策文件,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2007-2008年,出台了《关于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关于印发加快福建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文件。

2009-2011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同时出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落实15家转制文化企业全免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2012年,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13-2014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八条措施》等文件,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支持文化贸易发展。出台《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工作意见》《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推动金融、资本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2016-2017年,制定《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海峡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福建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出台基金扶持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03

文化产业实力不断提升

2004-2016年,福建省文化产业对地区经济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6%,比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现价增幅高5.3个百分点。

①总体实力居全国前列

2016年,福建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190.28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与同期全国占比持平,比2004年提高1.7个百分点,总量和占比均居全国第10位(见下图)。对地区经济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04-2016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名义增长19.6%,比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现价增幅高5.3个百分点。2016年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7%,拉动经济增长0.45个百分点。

主要年份福建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情况

 

▲ 图片来源:福建省统计局官网

②十大主导产业体系日益完备

2013—2016年,十大产业增加值从714.36亿元增长到1017.17亿元,年均增长12.5%。其中,广播影视业、文化会展业和动漫游戏业年均增长均超过20%,发展势头强劲;广告业、创意业、文化旅游业和工艺美术业年均增长均超过10%,增速较快;新闻出版业和演艺娱乐业年均增速平稳(见表1)。

 

▲ 图片来源:福建省统计局官网

按照产业规模水平,十大主导产业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一是工艺美术业,是福建省文化产业规模最大的产业,2016年工艺美术业增加值达497.82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41.8%,产业规模在全国位居第3位,出口36.90亿元,居全国第2位。

 

▲ 参观者参观墨象三味——中国画展第五回(福州站)。福建日报记者林熙/摄

二是广播影视业和新闻出版业,增加值分别为144.46亿元和128.35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12.1%和10.8%。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布的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中,福建省新闻出版业位居全国第9位;全省广播电视创收位居全国第12位;全省电影票房位居全国第10位。

三是演艺娱乐业、动漫游戏业、创意业,增加值分别为68.69亿元、59.03亿元、52.64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5.8%、5.0%和4.4%,其中动漫游戏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十位。

四是广告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增加值分别为39.38亿元、17.18亿元和9.61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3.3%、1.4%和0.8%。

04

骨干文化企业做优做强

通过抓龙头、铸链条,着力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重点企业。按照省属文化集团、省文化企业十强、重点民营文化企业三个层面,组织实施文化产业龙头促进计划,促进文化产业重点领域的骨干企业提质增效,发挥以点带面的先导作用。

①国有文化集团发展综合实力有所增强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在保持传统图书业平稳发展的同时,大力拓展数字出版、文化金融等多元产业。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省级出版发行集团的中上游。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完成网络整合,向信息传播应用综合运营商转型,2017年荣获第九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厦门文广集团2014年组建以来,迅速形成广告、影视、体育、创意设计、媒体商务、投资六个业务板块布局,未来几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②骨干龙头文化企业实力逐步提升

一批潜力大效益好的企业快速成长,成为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公司在海内外布局动漫游戏、虚拟现实、数字教育等新业态,曾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文化企业30强。德艺文创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吉比特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型文化业态企业入选省文化企业十强。

 

▲ 这些手机和移动终端装载的动漫产品都已应用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

③重点民营文化企业比较优势明显

福建省文化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民营文化企业,全省超过50家挂版上市文化企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由于体制机制灵活、适应市场迅速,迅速出现一批在海内外影响力大,具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比较优势的民营文化企业。通过收购全球领先的教育互动科技公司普罗米修斯已实现覆盖130多个国家的全球市场渠道。福州葫芦弟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大力拓展网络图书发行新模式,销售实洋位列全国图书网络电商第3位。厦门美图网络科技公司开发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美拍等互联网图像新技术,美颜相机用户数高达4.6亿元,市场前景广阔,有望快速成为我省新的文化领军企业。咪咕动漫、中科亚创等公司参与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国际标准于2017年3月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成为我国文化领域首个国际技术标准。

 

05

区域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福建省着力培育建设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形成重点突出、特色明显、富有活力、协调推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①产业聚集度高

2016年,莆田、厦门、泉州、福州四个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7.5%。形成以泉州、厦门、福州为核心的影视文化、动漫游戏、文化创意集聚区,以莆田、泉州、福州为核心的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区。

②区域集群发展各具特色

福州在动漫游戏、工艺美术产业方面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形成了以漆器、珠宝、寿山石为主的工艺美术集聚区,网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动漫游戏产业集聚区,以世纪长龙、恒业电影为代表的影视企业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力。

厦门动漫游戏发展基础较好,集聚咪咕动漫、美图网络科技、四三九九等一批比较有特色的平台和企业,厦门龙山文创园、厦门软件园等园区集聚大量影视文化、文化创意、动漫游戏企业。

莆田工艺美术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形成黄金珠宝首饰、油画、木雕等比较优势产业。

泉州产业资源集聚水平比较高,形成德化陶瓷、安溪藤铁、惠安石雕等产业集群。安溪惠普聚贤国际数字媒体产业基地、领SHOW数字媒体内容创新中心、洪山文创园形成动漫和影视产业链,出现功夫动漫等一批有较强实力的影视动漫企业(见表2)。

 

▲ 图片来源:福建省统计局官网

06

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化

福建省把培育“文化+”为核心的产业融合新业态作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延伸文化产业产业链的重要举措,通过制定系列政策、项目扶持等方式,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①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

2013年起,深入实施文化与旅游融合示范八大工程,围绕提升旅游业文化内涵、打造清新福建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文化旅游题材创作生产、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景区)培育等,形成了三坊七巷、武夷山朱子文化园、马尾船政学堂、鼓浪屿等重点文化旅游景点、源和1916文创园、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等文化旅游园区,闽南传奇、印象大红袍、武夷水秀等文化旅游演艺项目。

 

▲ 2018年,武夷山市突破白天登山、赏景、品茗、泛舟九曲的老套路,为游客推出三条夜游线路,用创新之举点亮武夷之美。新的旅游方式锁定在夜景里,摆“夜宴”、增线路、延时段,以点带面、整合提升多元业态,拉动夜游经济。图为游客乘画舫夜游崇阳溪。福建日报记者郑雨萱通讯员金文莲余泽岚摄影报道

②深化文化和科技融合

培育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新业态,制定出台《福建“互联网+文化产业”行动方案》,提出了未来五发展目标和互联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10项行动任务,推动重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兴业态,福建网龙1亿多美元收购英国上市科技公司,布局全球数字教育产业。福昕软件斥资近千万欧元成功收购西班牙、德国软件公司,厦门飞鱼科技、美图网、葫芦弟弟等文化科技企业保持较快发展。

③深化文化和相关产业融合

各地通过举办文创大赛、创意创业沙龙、创意市集等,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福建文创奖、晋江文化产业周等活动已具备了较大的影响力。

07

对外交流合作拓展深化

以推动福建省与港澳台合作为重点,推进“海丝”文化交流合作,健全文化交流合作的渠道、载体、平台和机制,增强文化贸易实效,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①出台文化交流合作政策

福建省加快推进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出台促进闽台文化交流合作措施,一系列两岸合作交流的常态化机制得以建立,一系列具有海峡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得以弘扬,一系列惠及两岸的政策措施得以实施,闽台之间来往更加便捷,交流更加活跃,合作更加深入。通过制定福建省文化“走出去”中长期规划,谋划2015年至2020年文化“走出去”目标任务、工作举措、实施项目,扩大福建省文化影响力。

 

▲ 第十一届两岸文博会首次设立台湾生活馆,集中展示台湾本土创新创意的工艺产品。中国新闻网记者杨伏山/摄

②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

福建省成功举办海峡两岸文博会、艺博会、旅博会、版博会、海西广告高层论坛等重要的文化活动,连续举办十届“海峡论坛大会”,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文化特色,又有经济内涵,体现了两岸文化交流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成为两岸最重要的文化论坛。连续举办十三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成为两岸业界公认的两岸图书交流最好的平台。

③文化产品出口保持增长

2017年,福建省文化进出口总额达29.21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28.63亿元。2012-2017年,福建省文化进出口总额达177.1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172.20亿元。

从出口产品类型来看,福建省出口位居前四的文化产品主要有工艺美术和收藏品、文化用品、出版物、文化专用设备。2017年,分别出口16.07亿美元、10.26亿美元、1.40亿美元、0.90亿美元。工艺美术及收藏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6.1%,文化用品占出口总额的35.8%,2012-2017年文化用品出口增幅为12.6%。

08

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成效明显

积极推进“三旧”改造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工作,文化产业园区规模逐步壮大,运营模式趋于多元,集聚水平显著提升。深圳文博会的福建文化产业展示平台和海峡两岸文博会的连续举办使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影响力不断提升。

①全省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增强

目前全省已有文化产业园区近90家,总批准规划面积约800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超过1200亿元。文化产业园区要素保障持续增强,政策环境逐步优化,配套服务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批文化业态定位明显、文化内涵特色鲜明、产业链较清晰、服务配套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园区。2017年新认定的13个省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实现总投资额达到163亿元。

 

▲ 福建馆参展2018年深圳文博会图片来源:东南网

②文化展示平台影响日益扩大

2017年全省近40个企业和单位参加深圳文博会,福建馆以“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为主题,打造融合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与科技展示于一身,集展示与商贸为一体的福建文化产业展示平台,获得中央领导肯定。2008年至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已经举办十年。第十届海峡两岸文博会设置27个分会场,签约投资额320.29亿元、现场交易额10.83亿元、观展人数27.87万人,均创历史新高。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挖掘海丝文化、闽侨文化、闽台文化等资源,建设福建文化海外传播平台,成为推动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