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0月,厦门市新设外资企业1007家,合同外资4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4%,占福建省总量的45.4%,较上年同期提升9.2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91.1亿元,占福建省总量的38.7%,较上年同期提升10.3个百分点,合同外资和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均居福建省首位,厦门吸引外资在福建省领先地位更加突出。
走在时代发展前列的厦门,其吸引外资的能力尤其突出。厦门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特区建设的灵魂与主线。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市始终坚持"先行先试、敢闯敢试",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逐步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成为了境外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和对外交流对内辐射的重要窗口。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在总结40年来厦门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时就表示,厦门发挥了重要窗口和示范作用,创造了一系列全国率先:第一个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建成机场,组建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率先引进国外资本、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率先实现了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到自贸试验区的迭代升级。
外资规模渠道双扩展
改革开放之初,厦门经济底子薄、总量小,是一个典型的海防前线城市,在直接利用外资方面几乎是从零开始。
厦门人立足实际、艰苦创业,大胆吸引外资,特区创办初期,厦门市利用外资主要形式是对外借款和"三来一补"。从1981年第一家外商在厦门直接投资兴业以来,按照"以侨引台、以港引台、以台引台、台港侨外并举"的思路,大胆吸引外资、侨资、台资、港资,设立"三资"企业和台商投资集中区,着力引进外资修建基础设施,迅速壮大经济总量、扩充经济规模,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厦门市利用外资也逐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直接利用外资的方式多样化,外商投资呈独资化趋势。2000年以前的直接利用外资中,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占28.2%,外商独资企业比重占71.8%,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还是空白。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外商对厦门的投资呈多样化形式,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上升至75.5%,并且诞生了翔鹭化纤、灿坤实业、速传物流等一批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厦门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飞跃性进展。随着对外经济活动的改革开放,外商直接投资纷涌而入。截至2018年7月,厦门市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项目14272个,合同外资约642.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72.8亿美元。截至2018年7月,共有13个国家/地区62个500强公司在厦投资111个项目,投资总额为71.5亿美元,合同外资44.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9.2亿美元。
改革开放初期,厦门市利用外资总量小、水平低,资金来源单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用外资规模显著扩大,实际使用外资从19世纪80年代的年均几千万美元,发展到目前年均超过20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厦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173个,合同外资129.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92.4亿美元。2016年至2018年7月,厦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092个,合同外资176.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56.8亿美元。利用外资规模屡创新高,2017年实际使用外资23.8亿美元,创历史最高值。
同时,厦门市吸引外资来源渠道日益拓宽,欧美日韩来厦投资迅速。外商投资来源地逐年增多,从港台为主要资金来源地,逐渐发展到欧美日韩等先进国家和地区投资者。截至2018年7月,历年累计吸收115个国家和地区来厦投资,其中,香港实际使用外资188.1亿美元,占厦门市比重50.5%,台湾(含转第三地)实际使用外资107.9亿美元,占厦门市比重29.0%。对台引资领域不断扩大,引进台湾电子、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企业,此外金融、医疗卫生、旅游、批零贸易、软件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对台引进取得进展。与此同时,雀巢、ABB、戴尔、亚马逊、电气硝子、丰田通商、SK等欧美日韩的众多著名跨国公司来厦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市各级、各招商部门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投资环境等措施,努力营造企业良性发展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外资企业在厦门"落户"后,经济效益普遍较好。
外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在今年九月结束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厦门代表团获外资签约成果53项,合同外资21.98亿美元,比第十九届投洽会增长45.56%,签约内资项目151个,投资总额1481.1亿元,合同项目合同外资签约成果位列福建省首位。其签约项目整体定位高、影响广、产业带动性强,聚集效应明显,成为了此次厦门团吸引外资工作成效的一大亮点,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厦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厦门市商务局统计,制造业是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第一、二、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比例约为0.4%、56.9%和42.8%。其中农业所占比例低,主要涉及园艺种植、渔业养殖等。制造业是厦门市利用外资的重点,主要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食品制造、等行业为主,近年在平板显示、机械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利用外资取得进展。联芯集成电路、银鹭食品、电气硝子、宸鸿科技等一批大项目带动厦门制造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厦门市利用外资产业结构调整也十分明显。第三产业合同外资比重迅速提升,2016年至今,厦门市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新设企业所占比重达到94%,主要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交通运输和仓储等行业为主。物流仓储、旅游酒店、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利用外资取得突破。引进了趣店融资租赁、美图、美团,迅赞物流、橙联科技等一批优质外资服务业项目,推动了第三产业利用外资结构的改善。
目前,厦门市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区域经济初显产业集聚效应。厦门市吸收外资已初步发展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投资格局,特别是2003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利用外资体现产业集聚的有序性和规划的空间约束力,岛内在总部经济、金融、文化、卫生医疗、软件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岛外各区开展差异招商,积极引进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食品饮料、水暖厨卫等产业关联度大、成长性好的项目。
自贸片区利用外资显成效
厦门自贸片区依托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机制以及制度创新和功能优势,不断强化联动招商引资力度,以系列改革创新成果吸引更多新企业、新业态落户厦门,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2015年4月21日至2018年6月30日,自贸片区创新实施2015、2017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打通60余项外资准入障碍,完成负面清单内外资企业审批2家,涉及无人飞行器生产研发、医疗机构投资设立,负面清单外外资企业均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备案,引进外资企业2194家、增长近5倍,累计合同利用外资78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79亿美元。引进美国邦吉、山姆会员店、马来西亚常青集团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台塑、富邦等4家台湾百大企业,台湾佳格葵花籽油、IOI棕榈油等产业项目年产值达176亿元。
创建于1988年的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是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后,最早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规格高档铝箔专业生产厂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