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zui广大人民利益和幸福出发,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脱贫攻坚不断成为时代zui强音。福建省地矿行业率先响应党中央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号召,自2012年开始,以“建设新福建,行业走前头”为坐标定位,吹响扶贫寿宁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角,主动对接寿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人才 党建 产业 技术”等扶贫模式,探索出一条有特色、可复制、易推广的带动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新路子,形成了地矿精准帮扶寿宁的脱贫攻坚经验。
寿宁县,地处闽浙边界,公元1456年建县,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寿宁县境内有着丰富的森林、矿产资源, 但自然条件艰苦、地处偏远、可利用自然禀赋低,是个半自给的山区农业县,基础工业薄弱,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模式单一,农民致富难度大,返贫比率高。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著作《摆脱贫困》里谈到闽东“弱鸟”如何先飞时指出,“老、少、边、岛、贫”是大家对三十年前闽东的zui初印象,而当时的寿宁县更是“地僻人难到,山高云易生”的穷乡僻壤,是闽东的“西伯利亚”,也是仍处于贫困边沿的红色革命老区。据该县统计资料显示:2012 年寿宁县总人口有 18 万人,其中 2.55 万人处在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以下,占比达 14.17%。这对于 2020 年要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扶贫工作就愈显得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
地矿支持精准扶贫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福建省地矿行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寿宁县扶贫开发总体部署,在省委组 织部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党员干部职工以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主动作为,深入对接,攻坚克难,全力助推寿宁县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一)构建联动,充分发挥部门合力,积极建立精准扶贫服务工作机制。5年来,福建省地矿行业在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一系列重要论述思想指导下,以寿宁县为主体、省委组 织部和相关地勘单位共同参与,建立精准扶贫地矿服务工作联动机制,交流地矿扶贫工作信息,落实地矿扶贫政策,解决地矿扶贫问题。 一是福建省地矿行业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寿宁帮扶工作,将其作为履行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职能、支持全省扶贫开发的重点工作和亮点工程抓紧抓好。二是福建省地矿行业帮扶寿宁工作得到上级大力支持。省领导多次批示要求发展福建省特色现代产业,并深入寿宁县调研扶贫开发工作;省委组 织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寿宁对口帮扶工作,细化帮扶内容和措施等。三是寿宁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不仅组 织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副组长的寿宁生态硒锌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还指导县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地矿行业做好项目实施。
(二)定点扶贫,选派优 秀人才挂职锻炼,探索实践地矿扶贫模式。扶贫工作与地矿工作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干部“有真性情、有真感情”。一是地矿行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支持寿宁扶贫工作,自觉担当时代重任,多批次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 秀人才,担任驻村党支部第 一书记或驻村蹲点干部,深入扶贫第 一线进行驻村挂职锻炼,解决脱贫实际问题。二是驻村干部针对山地偏远、产业项目匮乏、自主创新不足、党支部战斗堡垒弱化等问题,结合各自熟悉领域,率先探索实践“智力扶贫、产业扶贫、人才扶贫、党建扶贫、科技扶贫、技术扶贫”等地矿精准扶贫模式,推动驻村扶贫工作创特色、上水平、出实效。三是以驻村扶贫为支点,驻村干部因地制宜开展各具特色的扶贫共建活动,如抓好村容村貌整治,清理、绿化河道,建设全省首 家村级地矿公园,美化绿化乡村等。
(三)筑强堡垒,履行党建工作职能,努力提升驻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实现全面小康,实现精准脱贫,zui关键的是加强基层党组 织建设,组 织强,百业兴,群众富。对此,驻村干部牢记使命和职责,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乡村组 织振兴、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的生动实践。一是建强堡垒,按照“五好”要求做好支部建设。通过加强村级组 织建设,提升村两委成员和党员队伍政治素养,实现村两委“年轻化、知识化”换届选举目标。二是谋划发展,发挥党支部建设“主心骨”作用。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这一主线,以项目策划为抓手,积极争取各项资金,不断加大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三是强化学习,坚持党员学习制度,健全党内生活。
(四)深入调研,打造现代特色生态产业,不断增强脱贫攻坚的“造血功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升级。为此,驻村干部深入寿宁一线,调查了解振兴乡村产业发展情况,提出现代特色生态产业的扶贫构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专项组 织开展寿宁县土地质量“体检”,对全县 1425 平方千米土地逐一采样,完成 54 个元素和指标的高精度分析测试,调查表明寿宁土壤环境质量优,有利于发展绿色和无公害生态农业; 发现富硒土壤、富锌土壤以及一批富硒富锌农作物,样品测试显示农产品含硒含锌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属于有机硒锌食品。这一重大发现,为寿宁县打造富硒富锌产业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开展寿宁县土地质量加密调查,先后 3 次组 织寿宁县干部赴外地考察取经,推进寿宁县富硒富锌优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高效特色山地农业,助力寿宁县获得“中国富硒富锌农业示范县”荣誉称号。三是积极运作,促使寿宁与相关富硒区域共同签署《福建省富硒区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形成联盟携手共促硒锌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寿宁县现已建立富硒富锌基地 23 个,引进硒锌生产企业 8 家,开发农产品 10 个系列 50 多个品种, 全县 23.9%的农业人口从中受益;全县新增硒锌产业产值 3.8 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四是持续帮扶推进寿宁硒锌产业。2016 年 6 月,配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调局南京地调中心在寿宁县召开“富硒土地应用与推广现场会”,交流工作经验。同年11 月,协助有关厅局在寿宁召开全省富硒农业现场观摩会,介绍富硒土地调查成果和开发经验。目前,寿宁县正打造以“绿色、有机、富硒、富锌”为特色的农业研发生产体系和产业产品集群,力争2020 年硒锌产业实现产值15 亿元以上, 从而增强寿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五)因地制宜,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尽快促进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福建省地矿行业认真履行扶贫寿宁工作职责,整合全局优势资源,组 织实施“一溪一水一矿一园一地”,共同促进寿宁老区发展壮大。一是帮助治理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先后开展寿——庆公路沿线 15 千米长度的地灾调查、六六溪水源地水土流失治理等;完成寿宁zui新水土流失遥感解译,编制遥感影像图件,为寿宁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动态对比资料。二是支持寿宁申报地质公园和矿山公园。组 织力量启动寿宁重点生态功能区地质遗迹调查、寿宁矿业遗迹详细调查,成功申报省级矿山公园,使寿宁县成为全省唯 一同时拥有“省级地质公园”“省级矿山公园”称号的县。三是找到全省出水量zui大的优质矿泉水。通过寿宁全县 96 个泉点的调查和水质分析,12 处泉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1 处为全省出水量zui大的优质矿泉水。四是建设寿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开展基础数据采集等工作,完成寿宁基础地理信息“一张图”,让帮扶成果造福寿宁人民。五是开展绿色地质勘查探实资源“家底”。探求银金矿石量 168.9万吨、金金属量 2.71 吨、银金属量 138.1 吨,圈出石墨矿体 4 个、查明石墨矿矿石量 175 万吨、石墨矿物量 12 万吨,探明富硒土地 58 万亩、富锌土地 68 万亩, 为寿宁县摸清资源“家底”、培育特色产业、增强发展后劲提供有力支撑,并尽快将寿宁县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经济规模效益。
全力推进地矿扶贫模式的对策思考
福建省地矿行业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着力解决扶贫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问题,不搞“零敲碎打”,不搞“运动式”扶贫,不断形成“夯实基础、不求急功、久久为功”的工作风格。总结“寿宁扶贫”模式,对于创新地矿支持精准扶贫机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是要在持续沟通协调、建立良好的扶贫机制上下功夫。精准扶贫服务工作要解放思想,用非常之策落实非常之举,主动发挥地矿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构建福建省委组 织部、寿宁县委县政府、省地矿局及所属地勘单位等多部门相互联系、协调和合作机制,完善机制和保障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地矿行业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二是要在建强堡垒、增强驻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上下功夫。乡村振兴,离不开组 织振兴,基层党组 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切实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带头引领“村支两委”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帮助村里搞规划、建社区,抓项目、育产业,抓党建、强班子,努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 织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三是要在选准派强驻村干部,开展扶贫“扶志”上下功夫。精准选派贫困村第 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发挥好他们的“领头羊”作用,结合贫困户精神贫困方面的问题属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四是要在产业扶贫、提供“造血”功能上下功夫。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zui为有效的扶贫方式,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五是要在组合优势资源、谋求绿色生态永续发展上下功夫。深入调研扶贫工作,对接绿色生态发展需求,共商精准扶贫之策,从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党中央再次把扶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并对扶贫攻坚提出新思想、新目标和新征程。福建省地矿行业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精准的举措,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发挥专业优势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全力打通地矿工作与脱贫目标“zui后一公里”,实现地矿行业、地方政府、贫困农户的多赢,从而走出一条富有地矿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