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切换
新闻
南平市五个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完成
2017
12/23
11:59

随着食用菌、肉(蛋)鸡、锥栗等三个产业标准体系建设项目日前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南平市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阶段性任务圆满完成。一个涵盖茶、竹、食用菌、肉(蛋)鸡、锥栗等南平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框架已搭建完成,南平市绿色农业发展将有“标准”可依。

标准制定:

既“本土”又科学

作为农业大市,南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今年4月,全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规划座谈会召开,提出要建设南平市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随后,由市质监局牵头,联合农业、林业部门成立了南平市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小组。三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从南平市具有显著特色和优势的农、林、牧、渔领域大宗产品入手,通过广泛调研,调查摸底,首先确定了茶叶、笋竹、锥栗、肉鸡、食用菌等五类产品作为标准体系编制的目标对象。

市质监局总工程师刘志华介绍,在编制过程中,为使标准体系既切合南平实际又具前瞻性、科学性,市质监局一方面进行充分调研,组织项目组分赴十个县(市、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当地农、林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负责人、专家、技术人员进行座谈,充分掌握产业发展和标准化方面的问题和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借智引脑”,组建“智慧库”,邀请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撑,召集高素质、高学历、标准化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专家队伍,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把脉开方。其中,仅茶、竹两个项目建设就吸纳了22位省、市业内权威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

按照分类制定、稳步推进的原则,项目组充分发挥“百日攻坚”精神,于6月底完成了茶产业、竹产业两个标准体系编制任务,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完成了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一年完成的任务。12月中旬,锥栗、肉(蛋)鸡、食用菌三个产业标准体系也编制完成,至此,南平市完成5个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标准体系,涉及各类标准900余项。

意义何在:增活力凝合力

产业标准体系已构建完成,那么标准之于企业,到底意义何在?

“如果不参与标准的制修订,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注定要出局。”武夷星茶业副总经理晁倩林说,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标准的活力在于应用”,这是从政府到企业广泛形成的共识。武夷星茶业是南平市茶业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典范,始终将标准作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奠基石。公司从2005年开始进行企业内部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了高于行业的企业标准。其中,仅茶园农事管理就有33项标准。有“标”可依、贯“标”必严,使武夷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南平市茶业行业的龙头企业。2017年在国家标准委举办的全国农业标准化培训班上,武夷星代表我省作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典型经验发言。

“产业标准体系对于区域品牌建设至关重要,有利于整个行业规范发展。”建瓯华宇竹业副总经理吴春兰认为,只有每个环节有标准,竹产业发展才能有质量提升,竹加工企业才能形成强大品牌合力,才能抱团发展走出去。

刘志华说,下一步,南平市将依托产业标准体系编制成果,建立标准信息共享平台,为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提供标准查阅,为南平市企业采用国际国内标准,积极参与标准活动提供技术支撑。市农林、质监部门还将结合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规划,遴选一批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开展标准化试点和示范工作,通过试点示范指导企业根据产业标准体系框架,结合自身产品结构建立并实施覆盖生产加工全过程的企业标准体系,促进标准化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和落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