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切换
新闻
为建设新福建打上体育印记
2017
09/30
07:24

体育强则国家强,国运兴则体育兴。9月8日在天津落幕的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我省竞技健儿收获17.5金15.5银20铜,创造了参加全运会历史最好成绩;草根明星首度登上全运会舞台,在摘得6金7银4铜的背后,是满满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本土体育品牌纷纷亮相赛场,展现的是福建体育产业的厚度和底蕴。

这些恰恰是福建体育敢拼会赢,砥砺奋进的缩影。近年来,福建体育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改革发展——

竞技体育走精兵之路,突出党建引领,优化项目结构、深化管理创新、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高竞技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群众体育紧扣健康福建的建设目标,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加快构建全民健身公共体系,努力做到设施更完善、活动更丰富、指导更有力;

体育产业优化结构,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上持续用力,加快构筑赛事引领、融合发展、功能完善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如今,借着天津全运会上的新跨越,福建体育发展已经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

竞技体育:为建设新福建传递正能量

为圆全运金牌梦,里约奥运会女子举重冠军邓薇每天在训练中至少要举起30至50吨的重量;国内罕逢对手,女子七项全能卫冕冠军王庆玲每天依然训练到最后一个进食堂吃饭;上有年迈多病的父母,下有不谙人事的小孩,帆板教练高传卫一年有300天在国家队任教,舍小家顾大家;明知道不可能争夺金牌,女排奥运冠军徐云丽毅然带着小队员们拼搏,直到韧带断裂……

在全运会上,福建体育人打造出的是福建竞技体育的新形象、新面貌;讲述的是敢拼会赢的福建故事;更成为彰显建设新福建“精气神”的一个缩影。

17.5金15.5银20铜,八闽健儿用实际行动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这份成绩的背后,既有老将的奋力拼搏,也有年轻选手的奋勇争先;既有教练的默默付出,更有后勤保障人员的紧密配合。

福建省体育局局长王维川说:“运动员、运动队成绩的取得,是刻苦训练、辛勤付出的结果,是全省体育战线一代代人薪火相传、团结奋斗的结果,更是省委省政府和广大人民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

风物长宜放眼量。据介绍,从2013年辽宁全运会结束后,省体育局就将2015年福州青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7年天津全运会的备战“三会合一”——

精心组织谋划,创新体制机制。省体育局制定了《备战第十三届全运会课题攻关计划》,并相继成立了备战工作领导小组和备战办公室,建立了层次分明、职责清晰、任务明确、运转有效的组织管理工作机制。同时,在原有运动员、教练员成绩奖,运动中心完成任务奖等激励措施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参加第十三届全运会再获冠军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奖励的杠杆作用,让成绩与每一个体育人都有直接的关系。

加强督促检查,坚持问题导向。在本届全运会周期里,尤其是全运会前的最后一个冬训中,省体育局成立了督导组,不定期到各个项目检查督导,平均每个中心2至3次分析会,1至2次赛前观摩,以及形式多样的分析会、碰头会等,认真剖析形势,不断查找问题,完善措施,促进了训练质量的提高。

强化综合保障,提高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了打好本届全运会,从省体育局领导到各运动中心领导和教练员,大家齐心协力,深入训练场、比赛场一线,现场研究解决问题,给运动员加油鼓劲,同时,把党支部建在一线运动队,唱响“金牌路上党旗红”的主旋律,呈现出促训练、抓保障、争金牌的良好局面。

同时,近年来,省体育局加强教练员和运动员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后备人次队伍,这也在本届全运会上收获成效。

在天津全运会备战周期,我省在击剑、赛艇、田径、举重、摔跤等项目上引进5名教练,他们的队员在全运会上共夺得5金2银3铜,占金牌总数的27.8%;

一批参加过首届青运会的新人亮相赛场。据介绍,本届全运会,我省共有269名运动员首次参赛,占参赛运动员的57.6%,他们共获得3金6银9铜;

在田径、举重、武术套路、击剑、羽毛球、皮划赛艇等传统优势项目上,我省继续保持国内优势地位,成为争金夺银的主力军,同时还形成了集团优势……

正是我省体育人的善谋篇、巧布局、讲奉献、敢拼搏,才为福建竞技体育实现新跨越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点。而新跨越的背后,是福建竞技体育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展现出的强劲动力。

全民健身:为健康福建夯实体育之基

全民健身,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体育工作,亲自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从惠及万家的群众喜好到影响深远的国家战略,“运动使生活更美好”的全民健身已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放眼八闽大地,健身热潮涌动——跑步阵营日益壮大,广场舞方兴未艾,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运动备受青睐……不断扩大的参与人群印证着全民健身的强大吸引力,如火如荼的健身行动记录着健身融入生活的昂扬时代风貌。

近年来,省体育局不断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支持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不断增进百姓的归属感、获得感、满足感、成就感、安全感、荣誉感。

如今,我省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成立了以省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34家省直单位和10地市(区)为成员单位的省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随着全民健身工作的扎实推进,健康福建不断彰显新气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活动供给更加丰富,健身服务普惠均等,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显著增强。

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日渐成熟。“十二五”期间,我省建成县级以上体育总会94个,实现所有县(市、区)全覆盖;街道(乡镇)以上的体育社会组织有2970个;其中老年体育协会组织建设最为完善,覆盖了93.8%的乡镇(街道),77.5%以上的乡村(社区)。

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大幅增加。作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载体,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一直列入省委省政府办实事工程。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省体育场地增长125.9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2010年的1.43平方米上升至2015年的1.80平方米,增长了25.9%。

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结合当地传统特色和群众喜好量身定做体育活动,打造“一地一品”“一区一品”“一行一品”品牌活动,如今已经成为全省各地推动全民健身开展的一大特色。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共组织各级各类群众性比赛活动达1.3万多场,直接参与人数达700多万人次。

嵌入“十三五”国家发展大格局,全民健身被赋予促进素质教育、文化繁荣、社会包容、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等多重价值。省体育局局长王维川说,全民健身要实现内涵式发展,“一是保基本,继续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二是补短板,结合扶贫攻坚对老少边穷地区加大服务供给,增加获得感;三是满足百姓多元健身需求,体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全面性”。

百姓的期盼就是体育人努力的方向,大力发展全民健身就是服务身边的你我他。如今,我省体育部门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为百姓创造便利条件、营造良好氛围,让百姓真正从“全民健身”中享受“全民健康”,共同奔向“全面小康”。

体育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2015年8月,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十条措施》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我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万亿元。日前,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达两千亿元以上。

《实施意见》强调,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健身休闲产业在建设健康福建中的作用,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不断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休闲需求,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体育产业的黄金时代到来了吗?福建体育产业能否成为社会多方面发展的新动能?答案是肯定的。作为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基地,福建的体育产业仿佛一艘巨轮,目标万亿。对于这艘巨轮来说,面对“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全省工作中心任务,同样责无旁贷。

王维川说:“在发展体育产业方面,我省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和侨台优势等。根据这些情况,省体育局提出了‘两带三区十一基地’的空间布局。其中,‘两带’指的是蓝色海丝运动休闲带和绿色生态户外运动带,因为福建既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也是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近年来,我省体育产业政策不断完善。省政府先后颁布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实施意见、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十条措施等。省体育局还会同省财政厅、旅游局等制定出台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等引导和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进一步修订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体育产业指导目录等。

福建体育产业要进一步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和扶持。2016年,福建体育产业专项资金投入了5700万元,资助231个项目,共带动投资10.27亿元;还补助县(市、区)新建16个体育场馆,补助金额86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省体育局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了《福建省中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补助全省53个中型场馆共800万元,成为全国第一个制定中型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和低收费开放进行资金补助的省份。

福建体育产业要取得新突破,离不开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目前,省体育局已经建立了体育产业投资项目数据库,全年面向社会广泛征集追踪、协调推进了150余项体育产业投资项目,总投资近千亿元。

今年初,省体育局和省统计局联合发布2015年福建体育产业规模及增加值数据公告。公告指出,2015年,福建体育产业总产出(总规模)达3138.72亿元,增加值为1061.56亿元,占同期省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稳居全国第一位。福建体育产业总产出占全国的18.3%,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9.3%。从国家体育产业11个大类看,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5.8%和33.7%,处于全国领先。

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以体育用品业为支柱、体育场馆为依托,体育健身、竞赛表演、体育旅游、体育中介和培训市场等多元发展的结构体系。

对于福建体育产业来说,前路漫漫,唯有脚踏实地、努力开拓、持之以恒,方不辜负眼下这个体育产业的美好时代。

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强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伟大的宏愿,催人奋进;美好的景象,激动人心。展望未来,在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过程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福建体育不需扬鞭自奋蹄,正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不断奋勇前行!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