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切换
新闻
福建省属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2017
07/24
19:15

只有加快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使省属企业真正摆脱困境,并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

省属企业产业分布现状。福建省属企业产业遍及电子、石化、机械、船船、汽车、冶金、纺织、建材、铁路、港口、水务、金融等众多领域。从资产总额来看,新兴产业约占2.2%,高端服务业约占41.6%,传统产业约占20%,基础设施产业约占36.2%;从营业收入来看,新兴产业约占7.5%,高端服务业约占18.7%,传统产业约占61.8%,基础设施产业约占12%;从利润总额看来,新兴产业约占9.8%,高端服务业约占40.9%,传统产业约占38.6%,基础设施产业约占10.7%。总体来看,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所占比重仍然偏低。

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一是省属企业盈利能力不足,综合竞争力不强,制约着企业经营发展和转型升级;二是省属企业资产主要分布在传统行业,对互联网等新兴业态接受程度有限,企业主动进行产业调整升级的意愿不强,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仍不到位,职工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收入能高不能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三是省属企业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对新技术、新产业的投入严重不足,新型产业发展滞后,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创新意识滞后,缺乏高水平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缺乏高水平的研究机构、运行机制和创新氛围。

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产业转型升级是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国内资金市场紧缩、生产成本上升、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因素,进一步加大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使得省属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的需要。

产业转型升级是化解高成本压力的必要选项。从成本构成来看,原材料价格上升、节能减排压力增大、能源价格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工资成本上升和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等所带来的成本提高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以牺牲环境和劳动者福利获得低成本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不复存在。省属企业只有转型升级并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才能够消化经营成本上涨的压力。

产业转型升级是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必经之路。当前,省属企业一些落后的产业形态已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甚至危及到企业的生存,不转型就有可能被市场所淘汰。只有加快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使省属企业真正摆脱困境,并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

做好“加法”,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通过与省内各地市合作、加快“走出去”发展,结合自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拓宽发展空间,满足市场需求,有效做好优势产业的加法。

一是加强与地市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十三五”时期,省国资委进一步推动省属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控股、参股等形式与各地市开展了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的合作。重点加强电子信息、新材料、能源、环保、物流、金融、健康养老、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等行业领域的合作。通过与地市的合作及项目的生成落地,有效推进省属企业延伸产业链,拓宽省内市场,实现主业加快发展;也为各地市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总量发挥积极引领和带动作用。同时,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投资工程包的若干意见,扩大有效投资工作部署,增强补短板的系统性、惠民生的针对性、扩投资的时效性。

二是加快“走出去”发展,大力开拓新市场。加快实施省属企业抱团“走出去”发展,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融合,推动传统产业且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市场结构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外市场并举转变。继续推进中国武夷,抱团福建企业,深耕海外市场,实现国际工程业务新突破。充分发挥省能源集团、投资集团、冶金控股、交通集团和建工集团5户省属企业在肯尼亚共同成立的福建企业非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寻找非洲地区电力、能源、水泥、钢铁、矿产和港口码头市场的投资机会。近期,重点推动冶金控股、船舶集团、轻纺控股等企业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将钢铁、船舶修造、造纸等产能转移到非洲。重点发展两岸能源、金融、贸易、数据库软件及信息安全等相关业务,吸引台企与省属企业合作在闽开展12英寸IC生产线、DRAM存储器、6英寸砷化镓/氮化镓工艺制造和华佳彩2条第6代TFT-LCD生产线等项目建设。

三是创新商业模式,积极承揽工程包。主动对接政府有效投资计划,积极承揽政府工程包,通过釆用PPP、EPC等模式,组织省属企业积极参与水利工程、污水和固废处理、公共停车场、大数据中心和应急通信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扶贫开发项目等政府工程建设,既增加了有效投资,又减轻了政府财政的支付压力,还拓展了企业的市场空间,实现了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多方共赢。

做好“减法”,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实施技改提升工程,加大整合重组和兼并扩张,做好炼钢、造船等产能过剩传统产业的减法。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减少传统产业比重。以编制福建省省属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契机,大力调整投资结构,计划投资产业转型升级10亿元以上项目136项,总投资6597亿元,占各类项目总投资的90%,实现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到2020年,省属企业传统产业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比重由2014年的20%、61.8%和38.6%调减到14.4%、37.2%和28.7%。

二是加大整合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实施集聚发展战略,通过对业务相近、产业相关、资源相同企业的整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国有资本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行业和领域退出,实现优胜劣汰。去年以来,已对出资企业进行了两轮的整合重组。下一步,将继续推进省属企业间整合重组,将资源集聚到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三是鼓励双向投资,与民企优势互补。省国资委鼓励和支持省属企业以多种方式与非国有企业合作,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省船舶集团通过搬迁自己两个旧船厂,兼并重组两个民营造船厂,促进了技术升级,达到减少地区总产能的目的;三钢公司通过并购民营钢企,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大幅调减建筑用材,调增工业用材,既实现自身发展又达到地区建筑用材总产能减少的目的。同时,鼓励非国有资本通过出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省属企业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和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做好“乘法”,释放创新驱动效应

实施创新驱动,强化激励引导,通过释放创新、激励的倍增效应,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乘法。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增添发展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释放创新乘数效应。2016年,省国资委拟召开科技创新大会,研究出台《关于促进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实施意见》,提出鼓励支持企业科技创新24条实施意见,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各类创新,建立人才基金和科研基金,并列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所出资企业财务预算,大力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大幅提高科研投入,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家级的科研平台,形成一批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新产品,努力使科技转化率、新产品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使科技创新成为企业的主要增长动力。

二是推进资本证券化,优化资本结构。通过支持非上市公司采取IPO、借壳、整体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推动省属上市公司开展再融资,建立证券投资基金、股权基金、并购基金和各类行业性产业发展基金,着力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率,不断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放大国有资本功能。2015年,省国资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所出资企业资本证券化工作的若干意见》,组织省属企业共同设立首期规模为15亿元的福建省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基金,着力培育一批上市公司,力争到2020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从现有的13家增加到30家,实现80%的竞争性的国有资产装进上市公司,资本证券化率达到80%。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创业热情。强化和完善考核激励措施,努力发挥薪酬分配制度提高劳动力参与率,改善劳动力结构,发挥激励的倍增效应。2015年,省国资委修订了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和薪酬管理办法,更加突出提升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的考核导向,更加注重考核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大力推进“三项制度”市场化改革,做到人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升能降,大力推进股权激励,鼓励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实行骨干员工持股,达到长期激励和稳定骨干队伍的作用。

做好“除法”,淘汰落后产能

对煤炭等无法转型的落后产能进行关停淘汰,积极稳妥地处置“僵尸企业”,集中治理“壳公司”,做好落后产能、“壳公司”的除法。

一是梳理产业分类,淘汰落后产能。按照国民经济行业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分类标准,推动省属企业在“十三五”期间逐步清理、退出和关闭部分落后产能。根据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煤炭从2015年末年产552万吨/年,调减到200万吨/年;造纸淘汰牛卡纸、高瓦纸等市场处于竞争劣势的品种;关闭尿素、硝酸胺两个落后产能的化肥厂;出清福维股份等一批僵尸企业。

二是开展专项整治,集中清理“壳公司”。通过调查摸底,对省属关停或歇业时间一年以上的300多家“壳公司”,开展专项整治,计划用1~2年时间,对有人无资产、有资产无人、无人无资产的“壳公司”进行分类处理,对无产可清的企业直接实行注销;对尚有少量剩余资产的企业,先行处置资产,后实行注销;对尚有一定规模资产、债务结构复杂且资不抵债的,依法实行清算或破产。对于“壳公司”员工,严格依照政策法规,予以妥善安置,确保安定稳定。

总结和建议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内外环境变化迫使省属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同时,转型升级是化解企业高成本压力和提高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可以通过“加减乘除”法来促进省属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加法”,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做好“减法”,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做好“乘法”,释放创新驱动效应;做好“除法”,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要注意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优化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提高产业布局的空间集聚度,树立绿色发展的全新理念,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发挥科技创新在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省属企业转型升级要苦练内功,加强科技创新,把创新的重点放在技术、管理、组织结构、工艺、商业模式变革上。加强品牌建设,探索行业内和跨行业联合重组,通过并购联合等方式开拓省内外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管理方式,鼓励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现代营销理念,拓展国内外市场。

优化省属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环境。要制定鼓励省属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并对政策落实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各种基金和科技创新投资等,应向转型升级的省属企业倾斜;采用直接减免、降低税率、加速折旧、设备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多种形式的税收优惠,向新兴战略性产业、重点支柱行业、高科技企业及高附加值的企业倾斜,向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省属企业倾斜。

提高省属企业转型发展的空间集聚度。推动省属企业产业由分散形态到集中形态是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围绕龙头企业打造一批高端发展平台,培育更多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由点式发展向链式发展转变,提高主导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产业链接度。产业集聚区、产业基地、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努力由点式企业集合发展方式向链式企业集聚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完整的无缝对接高效能产业链。

树立省属企业转型发展的全新理念。推动省属企业产业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已成为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按照我省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切实转变发展理念,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走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产安全度高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重点推进工业领域循环经济发展,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总结推广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绿色制造、节能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加快绿化产业链。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