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近流行的潮流科技在2016年大放异彩,成为创投圈的热潮概念,获得了资本和市场的青睐,世界科技巨头纷纷推出VR新品,戴上头盔玩游戏成了时髦体验。由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指导的虚拟现实产业联盟投资促进委员会发布的《2017中国VR产业投融资白皮书》显示,2016年中国虚拟现实市场总规模为68.2亿元。
本世纪初,福建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重要决策部署。随着“互联网+”概念的迭代与升级,VR产业成为福建省在本轮互联网浪潮中着力打造的重点项目之一。2016年,福建省互联网经济新增引导资金7000余万元用于VR项目建设。“大力发展VR产业”被写入“十三五”“数字福建”专项规划和“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立足于互联网经济,发展VR产业的蓝图正在打开。
为了解福建VR产业发展情况,今年3月份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对福州、厦门、泉州部分VR芯片开发、VR内容开发应用企业以及有关部门开展调查。今日本版刊发调查结果,以飨读者。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大力推进虚拟现实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新增长点。“十三五”“数字福建”规划提出大力发展VR(虚拟现实)产业,为了解福建VR产业发展情况,今年3月份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对福州、厦门、泉州部分VR芯片开发、VR内容开发应用企业以及有关部门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福建VR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但发展中也存在产业链不完整,专业人才缺乏等困难与问题,建议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创新驱动激发动能
2016年,福建突出集聚效应,打造产业基地,积极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各地打造一批集VR产、学、研一体,具有完整VR产业生态系统的国际一流产业基地。
2016年初,福建省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积极发展VR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形成产业发展浓厚氛围,更好地促进产业集聚,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加快基地建设。福州2016年2月份正式揭牌的“中国•福建VR产业基地”,规划面积2527亩,截至2017年2月份,基地已建成7.4万平方米研发大楼(孵化基地)和23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泉州2016年5月份正式启动的“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VR基地,一期规划面积21万平方米,已建成6.5万平方米数据中心、12.3万平方米外包基地和人才公寓。二是抓好项目落地。产业基地出台各项配套措施吸引企业入驻。“中国•福建VR产业基地”对前百家入驻基地符合条件的VR企业,3年内为每家企业免费提供100平方米的工作场地、10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100兆以上带宽的网络支持。截至2017年2月份,基地已注册企业24家,合计注册资本21.37亿元。“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VR基地,前两年对入驻VR基地的企业免租金,第三年租金减免一半,目前基地已入驻2家企业。
突出创新引领,提升发展水平。全省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加大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大专项扶持。福州市设立VR产业专项扶持资金,集中支持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能力提升等。福建某网络控股有限公司目前正筹建VR产业技术研究院,该项目已获得500万专项扶持资金。二是加大科研投入。厦门某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研发投入265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倍,目前已拥有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的专利。三是加大成果推广。全省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VR企业创新,启动实施医疗、旅游等行业VR应用试点,建设23个VR体验馆。
突出融合互动,刺激新兴消费。VR初创企业在VR+工业、VR+房地产、VR+教育、VR+游戏等方面应用推陈出新,加速产品迭代和关键技术成型,不断开拓企业及消费端市场。第一向工业领域渗透。厦门某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指导工厂的规划和改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第二向房地产领域渗透。厦门某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内的绿地、万达等30多家地产商达成合作,在30多个城市开发近百个高品质交互式虚拟样板房项目。第三向教育领域渗透。福建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虚拟技术研发教育产品,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3013.91万元,比上年增长78.7%。第四是向娱乐领域渗透。福建某网络控股有限公司自研项目“VR虎豹骑”2016年累计销售额达1100万元。“VR+传统产业”发展新模式的不断培育,刺激了消费需求,扩大了新兴消费。据对福州113名VR用户开展的调查显示,57.5%的用户体验过“VR+影视”,50.4%的用户体验过“VR+游戏”,20.4%的用户体验过“VR+购物”,20.4%的用户体验过“VR+旅游”。
突出资源共享,提供公共服务。全省致力打造支撑平台,提供并收纳大量的VR工具、模型,降低VR从业者的开发成本与门槛。首先是开发公共平台。福建某网络控股有限公司研发的公共服务平台于2016年6月份发布,目前收录全国各类VR企业200多家,访问次数约250万次。其次是开展创业辅导。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免费的VR编辑器,VR从业者可通过该编辑器学会编程及3D美术技术,驾驭VR产品制作。再次是实现在线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学习中心包含课程广场、公开课、测评中心模块,为VR从业者提供“一站式”学习与交流服务。
隐忧渐显亟待破局
产业链不完整。福建目前仅有一家芯片生产厂商,没有其他生产VR硬件设备的企业,导致上游生产商缺失。调查的企业反映,由于省内硬件厂商缺乏,企业需要从省外或国外引进VR设备,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造成VR内容产品落地滞后。
研发投入高。研发投入高是VR企业在初创期面临的共性问题。如福建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研发费用为2.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9.4%。调查的企业均反映,VR产品研发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短期内无法收回成本,影响企业资金周转。
专业人才缺。VR的核心技术主要涉足图形图像、输入算法、交互、光学等尖端领域。而目前国内几乎没有高校开设VR内容开发专业,企业中VR开发人员大多是从游戏、动漫、3D仿真、模型等行业转型而来,由于行业技术间的差异性,人才很难快速融入VR领域。
产品质量待提高。据对113名VR用户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46.9%的受访者反映体验效果一般或差,60.2%的用户反映VR佩戴设备繁重,35.4%的用户反映存在眩晕感,34.5%的用户反映画面不清晰,32.7%的用户反映沉浸感不强,18.6%的用户反映操作难度大。
行业标准待统一。由于虚拟现实产业涉及基础硬件生产、软件开发、核心部件制造、实体以及网络分发平台、营销与服务等众多领域,而且虚拟现实的一些技术要求超出了原有的一些配套行业的技术要求,导致目前行业标准难以统一。同时,各类虚拟现实设备之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制约了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
发展VR产业须政企合力助推。首先要完善产业链,建议立足VR产业园区,通过对VR硬件生产重点企业的定向招商,完善VR产业链。同时,加大扶持力度,加快人才培养。调查的企业建议,把VR产业人才纳入全省急需人才引进目录,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联合国内外知名院校或省内优秀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等共建VR课程,培养VR人才。制定行业标准。调查的企业呼吁,全国应建立统一的VR行业标准,可引入国际知名企业或机构,共同参与VR国标制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