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切换
新闻
到“十二五”末 福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
2016
11/19
15:25

京东方面板项目“以一带众”,引来东旭光电、韩国东进化学、德国林德气体等上下游十多家企业;联芯集成电路强势引领,带动厦门完成“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装备与材料”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构建“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的电子信息千亿产业链。

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则加速规模化。从“十二五”初期制定《福建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新兴产业成为先导产业,到今年出台“十三五”专项规划瞄准倍增发展的目标,福建的决策者,一直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动力转换的“主引擎”,全力扶持。

一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借此东风,加速突破。

与“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同脉动。今年上半年,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产值约450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在泉州,嘉泰数控研制生产的高速钻攻机、五轴机床、龙门加工中心三个系列已占据国内领先地位;在莆田,中科中涵开发的超快激光数控机床成功研制并实现产业化,填补了相关行业激光微孔技术加工方面的空白。

加速抢占新产业领域的制高点。以厦门大学为基础建立的石墨烯工业技术研究院,全力推动以石墨烯为核心,涵盖触摸屏、储能、机电和生物等领域的产业集群。同时,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烯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泉州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石墨烯量产、“+石墨烯”产品等领域发力,已成业界翘楚。

“互联网+”新兴产业插上了一双新的翅膀。今年初,中国首个新业态VR产业基地落户福州新区,正向三至五年时间生产规模达到千亿级别的目标迈进。在全国,福建已是较早确定打造VR全产业链的省份之一,未来将把行业应用、企业应用及公众应用作为主攻方向,构建一个从福建辐射到全球的VR全产业生态系统。

结构优化,布局完善,总量做大,质量提升,福建产业升级的步伐,自信而坚定,行稳而致远。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焕新

增量在于做大做优,而存量则亟须改造提升。

当前,传统产业仍是福建产业发展的基本盘。但传统产业绝非“夕阳产业”。

基于对这一省情实际的准确把握,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转型升级摆在突出位置,过去五年连续出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技改十二条”“企业技改专项行动计划”“新一轮技改专项行动计划”等专项政策,鼓励和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运用先进技术、高端技术进行武装,找准转型路径,孕育新的优势。

转型,源于孜孜不倦的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华峰集团在美国圣路易斯和德国纽伦堡设立产品设计中心,在全球拥有超过120人的设计与开发团队,目前已累计申请专利186项,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获取世界前三大著名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新百伦认证的面料供应商,产品订单源源不断。

去年,龙净环保研发投入逾2.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94%,远远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研发投入高居环保上市企业首位。凭此,龙净环保一骑绝尘,成为全球最大的大气环保装备研发制造商,去年销售收入近74亿元、净利润5.6亿元。

转型,源于技术改造的快速嫁接,引入适用技术。

“十二五”期间,全省滚动实施省级重点技改项目2678项,总投资达8361.75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新增销售收入17629.8亿元。“十三五”期间,新一轮技改更加注重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三大方向和工业强基这一基础。今年到目前为止,省经信委已筛选出今年两批633个省级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达2580亿元。

长乐恒申合纤通过5项技改项目,产品品质全面超越全球氨纶行业的标杆韩国晓星;晋江龙峰纺织建成目前国内锦纶织造行业中单体规模最大、设备数量最多、智能程度最高的织造车间……实践证明,技术改造能够成为撬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步登高的杠杆。

从技术进步,到模式变革,传统产业掀起一场全方位的焕新“风暴”。

服装行业虽饱受产能过剩困扰,但在服装名城石狮,从去年至今,涌现出超过150家从事服装定制的企业。而且,定制服务已从线下向线上延伸拓展。仅在石狮纺织服装电商产业园区,就冒出了25家开展线上服装定制业务的企业。“国内消费者对服装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增强将是一个大趋势。开展定制服务,正是企业探索转型的方式之一。”石狮纺织服装商会会长田启明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