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以陶瓷闻名于世,而德化境内溪流密布,全县溪流总长度495公里,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就有9条,每年向下游输送25亿立方米优质水源,是闽江重要水源地。近年来,德化治水治出一片水清岸绿,成为福建省首批、全国第15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瓷都德化,不仅陶瓷驰名中外,而且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也先行先试。近年来,德化治水治出一片水清岸绿,成为福建省首批、全国第15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德化迎来产业经济集群式发展的同时,老百姓也过上了“百姓富、生态美”的幸福生活,德化生态、产业齐步走助力新福建建设。
“德化的生态就是德化的生命。宁可GDP少一点,发展慢一点、实一点,也要全力保护好生态。德化要做好“水”的文章,坚持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重点投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造林绿化、重点流域整治、环境综合整治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让全县水系、河道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德化县委书记吴深生讲到。
新机制:“河长制”
2014年11月,对于“河长制”工作,欧阳秋红直接提出五层级的网格管理,五层级就是县长直接当河长,把几个河流段分给几个副县长,作为每个流域的河长,然后第三个层面是各个县直部门,把全县七条河流分给七个部门,就像环保局分到了闽江流域这一段,接下来是18个乡镇是负责辖区内所有的河流,作为自己区域内的河段长,接下来是聘请了192名的村级管理员,这192个是分布到各个村里面,这样就覆盖到全县的各个流域,各个河段,都有人专门在管,形成一个网格化管理。德化水利部门配合环保部门制定出台相关方案,明确专管员管理范围、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制作设置“河长制公示牌”。
据德化县县长欧阳秋红介绍,“河长制我们比较直接的投入一年就要四五百万。”去年全面完成18个乡镇水系图编制;并在重要河段、水源地和水库等地制作设置“河长制”公示牌,明确各村管理河道范围、专管员、电话,以及县、镇两级河长、河长职责、联系部门和整治目标等内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对河道及一重山非法采砂、挖土洗砂的监管,及时取缔和制止非法采砂行为。
同时,建立“一河一策”,对挂钩联系的涌溪、梓溪和贵滨溪等河道进行摸底调查,将河道信息全面登记造册,逐步推进河道“脏、乱、差”现象治理。加快推进龙门滩水库上游流域7个乡镇的山美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程建设进度,指导组织实施河道综合整治。
创新管理:微信群保监督
德化县环境保护局局长方文才谈到,德化河长微信群设立的初衷是县长直接指示我们要做的,县长感觉不能靠以前部门办事的那种老办法,一层一层汇报,我们在全县布下24个段炼的点位,聘请了35名的环保监督员,我们每年有划出200万给这些专管员,环保监督员是从社会各界来聘请的,建立了德化环保监督微信群,我们都有发给他们证书的,他们可以通过这个证书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及时的制止,及时的反映给我们,如果不行,可以拍照发到微信群,我们去制止,他们就等于我们的流动摄像头了。
方文才还指出,“我们各级部门、“河长”有好的做法也可以上传到这个群里来,大家可以推广。”去年底,有人在群里举报雷峰镇蕉溪流域内一村民往河道中投毒捕鱼。消息一传到群里,各相关“河长”立即在群里展开现场办公,各级各部门联合出动执法,第一时间赶至现场抽检水样、控制违法人员,并在群内反馈情况、直播整治进展。
新生态新乡村:发展旅游种植业
据了解,德化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18.83万人次,同比增长10.57%;实现旅游收入10411.5万元,同比增长10.23%。德化县长欧阳秋红说,从产业来说,我们污染产业不能来了,我们就要靠传统的陶瓷产业和发展生态旅游、现代农业、林下种植,靠生态产业来实现德化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做到产业生态化,生态要产业化。
南埕镇党委秘书陈胜发说,南埕村村民去年人均收入一万多元,主要旅游、土特产、林下种植,林下经济主要种植竹笋、金线莲、毛竹等。农民通过合作社来运作,村里面有600多家合作社,油茶的收入平均一户村民年生产茶油20斤左右。同时,我们村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旅游项目主要是漂流、温泉。现在整个镇的人均收入8000多。
另据德化县南埕镇塔兜村村民张建生介绍,他原来在德化佳美陶瓷厂打了10年工,现在发展种植业,脐橙主要搞自摘和酒店预订,价值高个30%左右,脐橙这一块收入一年差不多10万,脐橙种了42亩左右,村里其他人一年也有五六万,村民一般靠上山割松脂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