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农业局获悉,为做优一产,我市正着力打造茶叶、水果、蔬菜、畜禽、水产、园艺、林竹7个特色全产业链。当前,我市已具备发展这7个特色产业的基础,也有相应的远期规划,同时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为打造全产业链创造了良好条件。
茶叶
六条措施构建 现代茶产业
根据市政府《关于提升现代茶产业发展水平若干措施的通知》,我市未来几年将继续深入开展标准化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建设,依托茶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在茶叶加工设备方面,对农机购置的茶农进行补贴,大力推广茶园采茶机、修剪机、微耕机和水肥一体化设备。在产业加工链条上,开展科技协作攻关,大力发展茶叶精深加工,着力开发各种茶叶新产品。引入现代信息管理手段,推广“安溪县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等模式,建立健全农资监管与质量可追溯平台。鼓励茶叶企业品牌建设、推广经营模式创新。力争到2018年,茶园面积稳定在78万亩、毛茶产量8万吨,茶产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做响品牌、提质增效。
水果
打造名优特水果品牌
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大力扶持发展水果种植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推广优化水果种植技术,打造特色水果品牌。鼓励果农进行大棚、农产品加工等设施建设。鼓励改造低产果园,推广应用龙眼、德化梨等果树高接换种技术,在原有老品种的树冠上,改接优良品种,进行品种更新,促进果树早挂果、早熟、高量。在加工层面,鼓励水果产业进行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
蔬菜 发展特色菜精细菜生产
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发展设施农业的通知》提出,鼓励沿海平原地区农业经营主体集中连片开发,山区农业经营主体自建、合作兴建或组建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发展设施农业。在政策上鼓励设施大棚建设,针对不同规格的蔬菜大棚给予资金补贴。大力推广蔬菜优新品种,发展特色菜、精细菜和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建立我市特色蔬菜品牌。鼓励蔬菜种植户建设规模化种植的产品初加工分拣包装场所,配备科学实用的清洗水槽和操作台,促进蔬菜种植业专业化加工。改进农产品保鲜冷库技术,鼓励种植户建立农产品贮存、运输保鲜冷库系统,提高蔬菜的品质,让市民能够吃上新鲜的蔬菜。
畜禽 发展生态环保养殖模式
市农业局联合市环保局、市财政局联合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在山美水库流域、龙门滩水库、惠女水库等10个水库及饮用水保护区、晋江和洛阳江流域等,依法重新划定禁养区、禁建区、可养区。因地制宜推广生猪生态养殖模式:改、扩建生猪规模的养殖场,推广“漏风地板—干清粪—少冲洗—减排放”的养殖模式;在山地较多的地区推广“猪—沼—果”生态循环型养殖模式;在农林地消纳面积较小的地区,推广达标排放环保型养殖模式。
水产 建设六大水产养殖工程
我市现有海水养殖面积18.3万亩,2014年产量32.02万吨,产值18亿元,主要养殖方式为浅海养殖和滩涂养殖。今后一段时间,我市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重点是建立水产优良品种选育和育苗繁育、陆基工厂化养殖、现代渔业健康养殖、淡水水域生态渔业、水产病害监测防控、泉—台现代渔业合作示范等六大工程,加快我市现代渔业养殖结构调整和建设步伐。根据规划,我市将在晋江金井镇围头、石狮祥芝镇古浮等地规划建设国家级良种示范场1个,省级水产良种场5个,市级水产良种场5个和20个水产种苗繁育场。在大港湾和深沪湾海域建立以开展“贝、藻、参”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区500公顷。
园艺 鼓励花卉产业“引进来 走出去”
我市现有花卉种植面积已超过9万亩,花卉产业年总产值达46亿元。为更好地促进我市花卉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现代花卉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扶持现代花卉产业“引进来,走出去”。在政策上,鼓励花卉新品种引进和研发,加快引进花卉苗木优良品种、现代化设施、先进技术,扩大花卉苗木出口。倡导花卉生产企业与花卉花农开展多种形式的互惠互利合作和创办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除此之外,鼓励从国内外引进品牌花卉会展,不定期举办花卉文化节。
林竹 建立设施林业示范基地
2014年,我市竹林种植面积40多万亩,竹林上万亩的乡镇达到了13个,发展潜力较好。今年,市林业部门建立设施林业示范基地。在管理方面,采取抚育管理措施,开展竹林测土配方施肥,鼓励应用竹腔施肥技术,对立竹注射增产剂稀释液或其他适合竹林生长并可实行竹腔注射的商铺肥料。在水利设施方面,充分利用山地水源,修建蓄水池,开展引水喷灌。新建蓄水池每个容积30立方米以上,并配套铺设固定管网1500米以上,实现喷灌覆盖面积30亩以上的新建水利设施将得到资金补贴。在运输方面,在项目区配套新建机耕道路,便于生产资料和产品的运输,由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